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绛州

绛州

北周武成二年 (560) 改东雍州置,治所在龙头城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八里),武帝移治柏壁城 (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柏壁村),建德六年(577) 又移治玉壁城 (今稷山县西南十二里汾河南岸)。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津、稷山、新绛、曲沃、绛县、翼城等县地。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绛郡。唐武德元年 (618) 改置绛州总管府,三年 (620) 复置绛州,治所在正平县 (今山西新绛县)。金兴定二年(1218) 升晋安府,元复改绛州,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1912年改为新绛县。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置,治龙头城(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后徙治柏壁城(今山西新绛县西南),建德六年(577年)又徙治玉壁城(今山西稷山县西南)。隋开皇三年(583年)徙治临汾县(后改为正平县,即今新绛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绛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绛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绛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绛州。属辽东道。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曲沃、稷山、绛县、新绛、翼城、万荣、河津、襄汾、夏县、垣曲、闻喜等县市地。其后辖境屡有变迁。金兴定二年(1218年)升为晋安府。元复为绛州。属晋宁路。明初省正平县入州。属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1912年废州,改本州为新绛县。


猜你喜欢

  • 建志补罗

    简称建志。一般以为在印度东南部马德拉斯西南康契普腊姆附近。为古代南印度主要商业城市和港口。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0: 达罗毘荼国 “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号建志补罗,周三十余里”。

  • 大崎山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北一百六十里,接麻城市和罗田县界。《清一统志·黄州府一》:大崎山“峰峦回合,飞瀑百道,下汇为涧。涧旁多古木藤萝,西南有留云洞。山上有龙井,旱可祷雨。又东北十里为小崎山,上有飞来石,下有

  • 月岩

    ①又名太极岩。俗称穿岩。在今湖南道县西四十里清塘乡月岩村。明顾宪成《月岩游记》谓月岩“东西两门,望之如城阙,而虚其顶。自东望之,如月上弦;自西望之,如月下弦;就中望之,如月之望,故名月岩”。徐霞客誉称

  • 铜官城

    在今安徽铜陵县东三十里顺安镇。《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杨行密谓诸将曰:“孙儒之众十倍于我,吾战数不利,欲退保铜官。” 即此。

  • 洛谷水

    即今陕西洋县北铁冶河。《水经· 沔水注》: “汉水又东至��城南, 与洛谷水合。 水北出洛谷,谷北通长安。其水南流,……南注汉水。”

  • 风吹垭

    在今湖北恩施市西门外。1942-1945年叶挺将军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于此。

  • 朔方

    唐方镇名。又称灵盐、灵武、灵州。唐开元九年 (721) 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灵州 (今宁夏吴忠市北)。《旧唐书· 地理志》: “朔方节度使,捍御北狄,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

  • 和龙县

    清宣统元年 (1909) 置,属延吉府。治所在和龙峪 (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 和龙 “地名和龙峪”,因名。1913年改属吉林省延吉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1940年移治

  • 七及镇

    清置,属临晋县。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五十五里七级镇。

  • 梁家楼

    在今山东郓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33郓城县: 明天启中,“徐鸿儒作乱,聚众 卞家屯,置其家于梁山泊。起兵围魏家庄,遂寇县境,围梁家楼,据为巢穴,去县二十里,遂进陷县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