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绵山

绵山

①在今山西平定县东。《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 绵山 “在州东九十里,一名紫荆山。周三十里,泽发水出焉”。《清一统志·平定州》 云: “旧传介子推避晋文公处,中有介子推庙。”

②又名介山。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古时山下有绵上之田,因名。《清一统志·汾州府》: 介山 “在介休县南四十里。即介之推隐时,山下地名绵上。亦曰绵山”。

③在今四川绵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67绵州 “富乐山” 条内: “绵山在州治北二里。州以此名。”


又称介休山,简名介山。在山西省介休市区南20千米处。古时山下有绵上元田,故名。周匝百余里,山势巍峨,属太岳山。汾河依峡南流。相传春秋时,介子推挟晋国君重耳不赏之嫌携老母隐于此,君遍觅不得,焚林迫其出,俟火熄,方知母子已枯焦。后人怀念介子推,于清明前二日禁火三日,名为寒食节。山与市亦以介为名。又传唐太宗之妹曾修道于此,故崖名李姑。山巅有寺,名云峰,峭壁下一岩穴,名抱腹岩。岩下有一泓泉水,日夜淙淙。拾级而上,群峰邃壑,尽收眼底。


猜你喜欢

  • 固底镇

    金置,属北海县。即今山东潍坊市寒亭镇北二十里固堤镇。

  • 块泽河

    在今云南富源县南。为黄泥河支流。《清一统志·曲靖府》:块泽河“在罗平州东六十里。自旧亦佐县(今富源县东南亦佐)流入,会矣则江、大渡河诸水,入八达河”。彝语“块泽”意为沼泽之地。

  • 尤徕山

    即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四十里。《水经·汶水注》:“《邹山记》曰,徂徕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徕之山也。赤眉渠帅樊崇所保也,故崇自号尤徕三老矣。”

  • 袁坝驿

    即今四川梁平县西北袁驿镇。清光绪《梁山县志》 卷3: 袁坝驿在 “县西九十里”。清彭孙贻《流寇志》 卷4: 崇祯十三年 (1640),过(天星) 关索率义军 “自李子坎东奔达州,屯袁坝驿”。

  • 宁静镇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 石头口镇

    明置,属嘉鱼县。即今湖北蒲圻市西北赤壁镇驻地(石头口)。清置巡司于此。后移陆口镇(在今嘉鱼县西南陆溪镇)。

  • 飞仙关

    亦名飞仙阁、漏阁。即今四川芦山县西南五十里青衣江东岸关镇。《明史·地理志》 芦山县:“南有飞仙关。”《方舆纪要》卷72芦山县:飞仙关在“县南五十里。亦曰飞仙阁,即古漏阁也”。

  • 平善坝

    一作平喜坝。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长江南岸。南宋范成大《吴船录》:“黄牛峡尽则扇子峡,……过此则峡中滩尽矣。三十里得南岸平地, 曰平善坝,出峡舟至是皆舣泊,相庆如更生。舟师篙工皆有犒赐,上下欢然,将吏以刺

  • 长丘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南。《左传》:文公十一年(前616),鄋瞒伐宋,“以败狄于长丘”。杜注:“长丘,宋地。”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南。《左传》文公十一年(前616年):鄋瞒伐宋,“

  • 太乙山

    即终南山。今陕西省秦岭山脉。古山名。又作太一山。又称周南山、地肺山、南山。即今陕西省秦岭终南山,一指今秦岭主峰太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