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洲
一名罗刹矶。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六十里。《寰宇记》 卷105贵池县: 大江 “又有大孤石生于江中,俗谓罗刹洲。舟船上下,为之险艰”。《宋史·地理志》 安庆府: “端平三年,移治罗刹洲”,指此。
一名罗刹矶。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六十里。《寰宇记》 卷105贵池县: 大江 “又有大孤石生于江中,俗谓罗刹洲。舟船上下,为之险艰”。《宋史·地理志》 安庆府: “端平三年,移治罗刹洲”,指此。
①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零陵郡。治所即今广西桂林市。东汉为始安侯国。三国吴为始安郡治。南朝宋为始建国治。南齐复为始安郡治。梁又为桂州治。唐贞观八年 (634) 改为临桂县。②南朝宋置,属巴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石鼓渡。《清一统志·广信府》“江浒山镇”条下:又“(贵溪县金沙埠)西十里曰石鼓……俱为水陆要冲, 今皆有兵戍守”。
北宋置,属平原县。即今山东平原县东四十里水务街。古镇名。金置,即今山东省平原县东水务街。《金史·地理志》:德州平原县有水务镇,即此。
西汉置, 属河东郡, 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 东汉废。 三国魏初复置狐县, 属平阳郡。北魏太延二年 (436) 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属河东郡。东汉省。三
唐武德二年(619)析济源县置,属西济州。治所即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四年(621)废入济源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王屋县置,治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属西济州。四年废入济源县。
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二十五里盱眙山麓。《史记·高祖本纪》: 秦二世二年 (前208),项梁 “闻陈王定死,因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治盱台”。即此。西汉改为盱眙县。东汉复改为盱台县,属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北二十五里昌城镇。高帝八年 (前199) 封旅卿为昌侯。元鼎元年 (前116) 又封城阳顷王子差为昌侯,即此。东汉省。西汉元鼎元年(前116年),武帝封城阳王子差
即今山东无棣县东北水湾镇。民国《无棣县志》卷2:水湾桥“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东汉初公孙述筑,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山上。《水经·江水注》:“公孙述名之为白帝,取其王邑”,故以为名。其后历为州、郡、县治所。北宋时移州、县于今奉节县,城遂废。城居高山,形势险要。三国时蜀汉以为防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新兴府置,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峡山县 (今越南东北部海兴省海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越南海兴省东部至广宁省一带,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