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针墟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罗针镇。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四十六都有罗针墟。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罗针镇。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四十六都有罗针墟。
即今新疆呼图壁县之呼图壁河。《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张堡城守捉又渡里移得建河。”即此。
即玉渊潭。在今江西星子县庐山栖贤寺侧三峡涧中。《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玉渊“在栖贤寺门外。张孝祥书‘玉渊’二字”。清同治《江西通志》卷60南康府:玉渊潭“诸水合流奔注潭中,惊波喷空泻下三峡。潭上有白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西北罗里乡。明洪武三年(1370)改为古州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为古州长官司。
南朝宋置,属义阳郡。治所在湖北广水市东。一说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南齐属北义阳郡。梁废。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湖北省广水市东。属义阳郡。南朝梁废。
①即今北京市通县南十五里张家湾镇。《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张家湾“在通州城南,即白河下流。相传元时有万户张姓者居此,因名”。为南北水陆交会之地。明于此设巡司。清置漕运通判,并有都司驻防。1949年曾为
在今广西合山市东北北泗乡。清属迁江县。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迁江县图:北有北四墟汛。1932年属来宾县。1981年属合山市。
一名鲁城。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三国时筑,六朝后为军事要地。《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鲁山南,……山上有吴江夏太守陆涣所治城。”即此。《梁书· 武帝纪》: 南齐永元二年(500),萧衍举兵东下
又作哆啰啯社。即今台湾省台南县东北东山乡。为高山族泰雅人哆啰啯社。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 卷1: 倒咯啰啯社 “离府治六十里”。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番社庄。光复后1950年置东山乡。
北宋政和四年 (1114) 置,为亨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桃坪乡古城。一说今汶川县西北二十里。宣和三年 (1121) 废为砦,属威州。后废。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置,治今四川省汶川县
即今湖南临湘市北三十六里源潭镇。《清一统志·岳州府二》 “聂家市”条下:“又沅潭市,在县(治今岳阳市东北陆城镇)东五十里。”即今湖南省临湘县北沅潭。清属岳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