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如县
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北潘庄镇沈庄一带。《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故名肥如。隋开皇六年(586) 废。
古县名。西汉改肥如侯国置,治今河北省卢龙县北。属辽西郡。后燕慕容熙大筑城池,以尚书刘木为镇南大将军、冀州刺史;北燕高云以尚书令冯万泥为幽、冀二州牧。均镇此。为当时北方军事重镇。北魏为辽西郡治,后又为平州治。隋开皇六年(586年)省入新昌县。
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北潘庄镇沈庄一带。《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故名肥如。隋开皇六年(586) 废。
古县名。西汉改肥如侯国置,治今河北省卢龙县北。属辽西郡。后燕慕容熙大筑城池,以尚书刘木为镇南大将军、冀州刺史;北燕高云以尚书令冯万泥为幽、冀二州牧。均镇此。为当时北方军事重镇。北魏为辽西郡治,后又为平州治。隋开皇六年(586年)省入新昌县。
即古蓬。明右江十寨之一。在今广西忻城县南古蓬镇。
在今贵州镇远县西十里。《清一统志·镇远府》:西峡山“路通偏桥,岩石奇胜”。
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三十里湖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又作干陁利、近陁利、斤陀利、乾陀利。或误作于陁利、于陀利。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巨港一带。一说在马来半岛,或认为是吉打的泰米尔文Kadaram的译音,或认为指霹雳州的金丹。《梁书·南海诸国列传
清雍正六年(1728)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北上占区(曲玛龙),一说在县西北雄龙西乡。宣统三年(1911)改流。
金置,属孟门县。在今山西柳林县境。古镇名。金置,确址不详,当在今山西省柳林县北一带。《金史·地理志》:石州孟门有天泽镇,即此。
亦作泥阳。即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丽阳镇。清康熙《藁城县志》图:西南有泥阳村。同治《畿辅通志》卷50藁城县图作泥羊村。
即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平政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北流图:南有平政墟。
简称格尔吉山。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北。《清一统志·西藏》: 格尔吉匝噶那山 “在诺莫浑乌巴什山东北三百余里。卫之东界、喀木之西北界,即澜沧江发源之山也。山甚高大。《滇志》 谓澜沧源出鹿石山,即此”。
在今河北万全县北三里。《大金国志》卷22:蒙古大军三千骑驰突冲击,“主急命西京留守纥石烈执中领军迎战于大胜甸。……遂大败,执中以百骑奔还,上怒罢之”。在今河北省万全县北三里。金大安三年(12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