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胶莱河

胶莱河

一称北胶河。在今山东省山东半岛西部。源出胶南市北,北流入莱州湾。南有运河与大沽河相通。此即元至元十七年至二十二年 (1280—1285) 间,莱州人姚演建议开凿的胶莱新河。南起胶州 (今山东胶州市) 麻湾 (今胶州湾),利用沽河河道上溯至高密县境,向西挖通一段分水岭,接通胶河北至掖县 (今莱州市) 海仓口入海。全长三百余里,因经胶、莱二州而名。后因功费难成而罢。


又称北胶河。在山东省山东半岛西部。源出胶南市北,流经平度、胶州两市境,北流入莱州湾。南有运河与大沽河相通。长173千米,流域面积 3712 平方千米。昔因江南粮粟经此水运至京都,亦称运粮河。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至二十二年,为缩短海运航程,避免绕道成山角,由莱州(今山东莱州市)人姚演建议开凿一条人工运河,即胶莱河。南起胶州(今山东胶州市)麻湾(今胶州湾),利用沽河上溯至高密县境,向西北挖通一段分水岭,联通胶河北至掖县(今莱州市)海仓口入海。因胶、莱二州得名。建有中小水库30余座。


猜你喜欢

  • 桑洲岭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桑洲镇。《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桑洲岭在 “县西六十里。有桑洲驿”。

  • 白利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治多县西北通天河南。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住牧乌哈那哈地方白利族,距玉树族四百余里。”后废。

  • 文新县

    1949年8月当地解放后由文安、新镇两县合并设置,治所即今河北文安县。取两县首字为名。1949年冬复名文安县。旧县名。冀中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河北省文安、新镇二县合置。以二县首字得名。1942年

  • 淮东路

    即淮南东路。即“淮南东路”。

  • 费亭

    ①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南。《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 “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 即此。《晋书地道记》: “湖陆西有费亭城。”②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南。《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 “曹腾

  • 鉴 (鑑) 湖

    ①即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四里。《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镜湖 “又曰鉴湖、照湖”。东汉时周三百余里。唐以后逐渐淤浅缩小。唐杜甫 《壮游》 诗有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句。清末秋瑾自号 “

  • 宋西县

    南齐置,属百梁郡。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境。隋开皇初废。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属瓦梁郡。隋初废。

  • 积善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积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北。后废。

  • 威正县

    南朝梁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属清远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 岭南

    亦谓岭外、岭表。指五岭以南地区,故名。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新五代史· 南汉世家》: “ (刘) 隐父子起封州,遭世多故,数有功于岭南。” 唐张籍 《送郑尚书》 诗云: “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