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村滩
亦名西滩。在今陕西富平县西二十里。《清一统志· 西安府一》 “卤薄滩” 条下: 臧村滩“岁旱时,其上亦可煮盐”。
亦名西滩。在今陕西富平县西二十里。《清一统志· 西安府一》 “卤薄滩” 条下: 臧村滩“岁旱时,其上亦可煮盐”。
在今福建泰宁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泰宁县:大杉岭在“县西北二十里,路通江西建昌府。多产杉木。吴越时遣兵屯戍于此”。(1)古山名。在今福建省泰宁县西北。《读史方舆纪要》邵武府泰宁县:大杉岭在“
一作峡州。北周改拓州置,治所在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市西北)。隋大业初改为夷陵郡。唐初复为峡州。贞观九年 (635) 移治步阐垒 (今宜昌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
即六归河。今贵州大方县西南六冲河。《明史·李橒传》:天启二年(1622)安邦彦叛军“东渡陆广河,直趋贵阳”。
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南右江南岸六丰村。《清史稿·地理志》 百色厅恩阳州判: “西北逻村、渌丰墟有汛。”
亦作谦州、谦谦州、俭俭州。元置,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乌鲁克穆河与克穆齐克河会流处南之鄂依玛克古城。《元史·忠义传·伯八》:“世祖即位,以伯八旧臣子孙,擢为万户,命领诸部军马屯守欠欠州。”又《刘好礼传》
清代称姚哥庄堡。即今山东高密市东十四里姚哥庄镇。
即大洛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为汉定襄郡骆县故城。《魏书·太宗纪》:永兴三年(411),诏“尉古真统兵五千,镇西境太洛城”。即此。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地。西魏改为金迁郡。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西魏时改金迁郡。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北周改武都郡置,治所在将利县(今甘肃武都县东南)。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改武都郡置,治将利县(今甘肃陇南市东南)。辖境约当今陇南市一带。隋开皇三年(583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