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月县
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高山县置,属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寰宇记》 卷121播州芙蓉县: 废舍月县 “以界内舍月山为名”。显庆五年 (660) 废。
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高山县置,属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寰宇记》 卷121播州芙蓉县: 废舍月县 “以界内舍月山为名”。显庆五年 (660) 废。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属赤水卫。治所在今四川古蔺县南白沙乡。后废。在白沙场西有明千户所旧城遗址。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治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北。属赤水卫。清废。
即今河北井陉县西北三十六里南陉乡。产煤。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井陉县图: 北有南陉。
又作蒲陶宫。汉上林苑中的离宫,在今陕西周至县境。《三辅黄图》 卷3: “葡萄宫,在上林苑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以太岁厌胜所,舍之此宫也。”《陕西通志》 卷72引 《雍胜略》 在周至县境。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内。《邺中记》载:“圣寿堂在修文、偃武殿后。”《北齐书·祖珽传》:“后主令要中数人扶持出入,直至永巷,出万春门,向万寿堂。每同御榻,论决政事。”
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一说在今绵阳市东南涪江畔。《宋书·刘敬宣传》: 东晋义熙四年(408) 伐蜀,“由垫江而进,敬宣率先士卒,转战而前,达遂宁郡之黄虎,去成都五百里”。宋郭允蹈 《蜀鉴》 卷5:
①又名神山、细林山、秀林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十八里。梁简文帝《秀林山铭序》:“神山本名秀林山,或称辰山。”②在广西桂林市西北十里。《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辰山“山有三岩,下岩曲折而入,石室穹然。中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置,属南宁卫。治所即今广西武鸣县。万历九年 (1581) 改属思恩府。后废。
亦称博力,又作希禅屯。为唐勃利州和黑水都督治所。明为喜申卫治。清属吉林三姓副都统辖境。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清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伯力地方在三姓东北千六百余里,乌苏里江入松花江处东岸。”清咸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之哈拉哈河。
一作奇灵卡。即今新疆皮山县南克里阳。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由叶城县向东南行一百里至波内庄,即洪图博喇,六十里至克里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