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雩场
即今四川犍为县北舞云乡。清嘉庆 《犍为县志》 卷2: 舞雩场在 “县东三十里,通井研”。光绪三十一年 (1904),红灯教陈廷璧等起义于此,打毁教堂,围攻犍为县城。
即今四川犍为县北舞云乡。清嘉庆 《犍为县志》 卷2: 舞雩场在 “县东三十里,通井研”。光绪三十一年 (1904),红灯教陈廷璧等起义于此,打毁教堂,围攻犍为县城。
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8顺宁府:矣堵寨“在府西南。万历二十八年,矣堵十三寨莽亢等复叛,官军讨平之,顺宁云州复”。
元至元二十四年 (1287) 置,属仁德府。治所在易浪湳龙 (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九十二里古城)。次年改归厚县。古县名。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置,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属仁德府。
在今贵州麻江县西。《方舆纪要》卷123新添卫“清水江”条下:“大笼河在卫(今贵定县)东六十里。北流入清水江。”
又作小邾。西周封国。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六里。《春秋》: 庄公五年 (前689),“郳犁来来朝”。杜注: “东海昌虑县东北有郳城。” 孔疏: “郳之上世出于邾国。《世本》 云: ‘邾颜居邾,肥徙郳。’ 宋
在今浙江永康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牛筋岭“在县东南十五里。两岩石壁如犬牙错峙,中间一罅,仅通溪流”。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元和志》 卷31导江县: 楗尾堰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壅水。汉成帝时,瓠子河决,王延塞之,用此法也,
在今江西峡江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峡江县 “玉笥山” 条下: 郁木山,“ 《志》 云,在县 (治今巴邱镇) 东南二十里。有郁木洞,即道书第八福地,盖玉笥之支山也”。《云笈七签》: “郁木洞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汉源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①北宋元丰七年(1084)置,属融州。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文村。后废。②即文溪寨。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南。《宋史·蛮夷二》:元祐二年(1087),“有杨晟台者,乘间寇文村堡”。即此。
在今山西吉县东北。《清一统志 ·平阳府一》: 明珠山 “在吉州东北九十里”。今县东北有明珠村,当在明珠山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