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升鸣沙县置,属宁夏府路。治所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明洪武初废。元初升鸣沙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鸣沙镇。后属宁夏路。明初废。
①即玄武山。在今四川中江县东。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五城县“玄武山一名三隅山。山出龙骨。传云龙升其山,值天闭,不达,堕死于此,后没地中,故掘取得龙骨”。《寰宇记》卷82玄武县:“废五城县在县东二
在今河南开封市。北宋建,为皇帝祭祀天地前后斋戒歇息之宫。南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卷10: “驾御青城斋宫。” 即此。青城有二: 一在南薰门外,为祭天斋宫,称南青城。一在封丘门外,为祭地斋宫,称北青
①唐改鄚州置,治所在莫县 (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任丘二市及清苑、文安等县地。《旧唐书·地理志》: “开元十三年以 ‘鄚’ 字类 ‘郑’ 字,改为莫。” 北宋辖境渐缩,并移
在今四川郫县西二十里友爱乡子云村。杨雄字子云,西汉著名学者,郫县人。死葬于子云村,后人建亭。唐刘禹锡《陋室铭》云:“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即此。明建亭于拜台之南,清重建于拜台并建祠。今亭毁而祠存。
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十五里古城渡。《水经·溱水注》: “县侧临 (武)溪东,因曰临武。” 唐如意元年 (692) 改隆武县。神龙元年 (705) 复改临武县,属郴州。五代晋天福四年
①隋末置,治所在今江苏盐城市。唐武德七年 (624) 废。②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隋末置,治今江苏省盐城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盐城市和建
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六十五里杨滩乡。明置陈阳巡司。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裁。
①在今辽宁东港市西、大洋河口西岸。明《辽东志》卷1:大孤山在“(盖州卫)城东二百六十二里”。山插地突起,石骨嶙峋。上有天后宫,圣水宫。②即今辽宁鞍山市东南大孤山镇。民国《东北年鉴》鞍山铁矿:大孤山在“
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南贝尔湖东北沙拉尔吉河口。见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3 《武备志·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