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苍山

苍山

①在今福建建阳市西七十里。《清一统志·建宁府》:苍山,“一名苍峰山。亦曰龟岭。根盘绝壁,苍翠摩空,与庵山齐高,产茶绝佳”。

②在今山东苍山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33郯城县:苍山“东望沧海, 汪洋无际, 因名。宋绍兴中,魏胜复海州,遣将入沂州,降其众。既而金人围海州,沂民壁苍山者数十万。金人围之,久不下,寨首滕告急于胜,胜击寇却之,入寨,为金人所围。胜度其必复攻海州, 因间出寨趣还,金人果解苍山之围,攻海州,胜复败却之,是也”。

③在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16定边县: 苍山“在县北。《图经》云: 青峰山在定边之北者,名曰苍山。盖一山高大,分为五县之镇也。《志》以县治后真武坐台山为镇山云”。

④在今甘肃灵台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58灵台县:苍山“以林木苍翠而名”。《清一统志·泾州一》:苍山“东有白云洞,丹壑万仞,绵延渐低而西,如龙延颈,谓之龙湾崖”。


(1)山名。(1)又称桑山。在安徽省含山县中部。东北—西南走向。中段山势较高,主峰海拔481米,为全县最高点。山上有白龙潭,水质甘洌。以产石质细腻净洁的“苍山磨刀石”著名。(2)在山东省临沭县中部。苍山、马山、冠山、演武山数峰环列,苍山主峰尤峻,海拔394米。上可瞰海,汪洋无际,海天苍茫,因名。苍源河发源地。有“苍山叠翠”等名胜,烈士陵园等纪念地,抗金旧寨、玉虚宫等古迹。山间林木葱郁。冠山有银杏树,粗十数围,相传为汉代所植,并产中草药何首乌等。(3)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东南。西麓有九龙池。在百余米的悬崖石壁上,梯列九个天然大小不等的圆形深池,因名九龙。池水清澈甘美,终年长流不息,春时细流涓涓,碧波涟漪;夏日飞瀑奔端,风激悬流,如撒珠喷雪,故有“龙池喷雪”之称,列为“牟平十景”之一。(4)即“点苍山”。(2)集镇名。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东南部。属呼源镇。人口 1300。为原苍山镇人民政府驻地。地处呼玛河上游。以林木生产为主。有木材加工等厂。林碧铁路经此,有公路通加格达奇、漠河等地。


猜你喜欢

  • 晓爱泸洞赤溪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东南瓦寨镇。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三穗县东。属思州军民安抚司。后废。

  • 铜城闸

    三国吴赤乌中筑,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南五十四里铜闸镇。《清一统志·和州》: 铜城闸 “在含山县东南八十里。上受黄洛诸水,每江湖泛溢,牛屯河隘急不易泄,辄冲没田亩。吴赤乌中筑此以捍水患,涝则启之。明屡修”。

  • 梁邹县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封武虎为梁邹侯(一说高帝五年封武虎为梁邹侯),元鼎五年 (前112) 改为梁邹县,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北四十里孙镇。一说即今邹平县。《晋书·乐安王鉴传》: “咸宁初

  • 岩门

    在今浙江海宁市西南岩门山。南宋设盐场于此。

  • 弱洛水

    今蒙古国土拉河。《魏书·蠕蠕传》: “社仑远遁漠北,侵高车,深入其地,遂并诸部。凶势益振,北徙弱洛水,始立军法。”古水名。(1)又称饶乐水、浇水、浇落水。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北魏登国三年(38

  • 义和县

    即和义县。在今四川威远县东北。一说在自贡市东北何家场。《方舆纪要》卷72威远县:义和废县“在县东南百里”。义和为和义之讹。

  • 即棐林。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春秋》: 文公十三年 (前614),“郑伯会公于棐”。《公羊传》 作斐。即“棐林”。

  • 太湖厅

    清雍正八年(1730)置,属苏州府。治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东山镇。1912年并入吴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析吴江县置,在今江苏省南部。属苏州府。乾隆元年(1736年)移治洞庭东山(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 白石场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产海盐。《清一统志·廉州府》 “海北盐场”引《县志》:“白石场在县东南九十里,又东有官寨、丹兜二场, 皆明洪武中建。本朝并为白石一场。”

  • 平兴县

    ①西晋末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更楼镇西北古城。后废。南朝宋元嘉中复置,为宋熙郡治。隋属信安郡。唐属端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②北周改平周县置,属平兴郡。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