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勒哲谷
亦名水涧沟门。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北二十里。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此设卡伦,为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光绪《归绥识略》:“苏勒哲卡伦在城西二百五十里。……苏勒哲即[萨拉齐]厅北之水涧沟门。”
亦名水涧沟门。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北二十里。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此设卡伦,为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光绪《归绥识略》:“苏勒哲卡伦在城西二百五十里。……苏勒哲即[萨拉齐]厅北之水涧沟门。”
金北边部族。即蒙元史料所载之弘吉剌部(又作翁吉剌惕)。据《元朝秘史》和《史集·部族志》 记载,其居地在今哈拉哈河、贝尔湖一带,东依兴安岭,南至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拉根果勒之北。臣属于金,但叛服不常,屡
又称伴溪落恐部。宋大理置,属秀山郡。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六里朝阳。元属和泥路。明改落恐甸长官司。
即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自东汉至唐贞元初,松阳县治此。《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旧市,“《志》云,县治故址也”。村名。在海南省定安县南部。属翰林镇。人口450。明末,龙姓曾在此置居。当时设市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清一统志·台湾府》: 傀儡山 “在凤山县东南六十里。土番所居,呼为加唠。《通志》: 在县治东。冲霄耸起,常带云雾。舟行至澎湖,天气晴霁,即见此山。重冈复岫,皆人迹所不到,总呼为
即今江西兴国县东九十五里营前。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赣州府兴国县东有营前汛。
金贞元二年 (1154) 废奕川县为栾川镇,属卢氏县。即今河南栾川县城关镇。明置巡司。民国初设县佐驻此。1949年又置栾川县于此。
清外蒙古车臣汗部所属二十三旗之一。顺治十二年(1655)设,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置,为车臣汗部本旗。驻地即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匡城乡。后徙襄陵,改为襄邑县。
1913年改景州置,属直隶津海道。治所即今河北景县。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南部,东南邻山东省。属衡水市。面积1183平方千米。人口49.6万。辖10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景州镇。秦属巨鹿郡。
①在今山西黎城县北。源于源庄乡源泉村西南。东流河北涉县境内入清漳河。《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玉泉水在“黎城县西北五十里。山下有石窍三,泉喷涌而出。合为一川,入河南涉县界,注清漳”。②在今湖北当阳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