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国
春秋战国时国。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史记·张仪列传》: 秦惠王时,“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
春秋战国时国。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史记·张仪列传》: 秦惠王时,“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
战国秦邑,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史记·秦本纪》:秦昭王五十年(前257),“武安君白起有罪, 为士伍,迁阴密”。即此。西汉置阴密县。古邑名。战国秦邑。在今甘肃省灵台县西南。《史记·秦本纪》:
在今河北深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4深州:陆家庄“金末为戍守处。河间公移刺众家奴所分地”。
即今福建福州市东琅岐岛。《明通鉴》 附编: 清顺治五年 (1648) 春正月,“鲁王自闽安镇移次壶江、琅琦屿”,即此。
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五十里。《明史·四川土司传二》:天启间,官军征讨奢崇明之乱,“进克其(永宁)城,降贼二万。复进拔红崖、天台诸囤寨,降者日至”。即此。
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天全六番招讨司有泥山百户所。《清一统志·雅州府二》: 泥山所 “在天全州东”。
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北六十里。《寰宇记》卷36延川县: 青眉山,“耆老云,后魏有吐蕃青眉家族居此”。
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宋书·柳元景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元景以军食不足,难可旷日相持,乃束马悬车,引军上百丈崖,出温谷,以入卢氏”。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南。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伐,雍州
又名恭水。即今山西芮城县东北三十里恭水涧。源出甘枣山,南流入黄河。《山海经·中山经》:“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八十五里义院口乡。长城隘口之一。《明史·地理志》 永平府抚宁县:“又有董家口、义院口等关。”明于此设守备,清改置把总。
明正德元年 (1506) 改昌平县置,属顺天府。治所即今北京市昌平县。旋罢,八年复置。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昌平、顺义、密云三县。《明史·庄烈帝纪》: 崇祯十七年 (1644),李自成农民军 “陷昌平”,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