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营道县

营道县

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三十余里莽、巢两水口。东晋改属营阳郡。隋移治宁远县东南四十里泠道故城,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 (621) 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为营州治。五年 (622) 为南营州治。贞观八年 (634) 为道州治。天宝元年 (742) 改为弘道县,移治今道县。宋复名营道县,仍为道州治。元为道州路治。明洪武九年 (1376) 废入道州。


古县名。西汉置,治奔、巢两水口,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偏东汽水上游。属零陵郡。东晋至南朝齐属营阳郡,梁、陈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移治故泠道县(今湖南宁远县东偏南)。属永川、零陵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又移治今湖南省道县西营山下。为营州治。五年为南营州治。贞观八年(634年)为道州治。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弘道县并移治今道县。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复为营道县,为道州治,元为道州路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


猜你喜欢

  • 革赍

    在今四川甘孜县东南。清雍正七年 (1729)置革赍土百户。

  • 南冈

    ①春秋楚邑。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左传》: 昭公三十一年 (前511),“楚师迁潜于南冈而还”。②在今湖北省鄂州市东,南湖上。《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 南冈 “在武昌县南湖上。晋王敦收郭璞,诣南冈斩

  • 碧云 (雲) 寺

    在今北京市西北香山东麓。初名碧云庵,元耶律楚材之后裔阿利吉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 太监于经拓为寺,俗称于公寺。清乾隆十三年 (1748) 增建罗汉堂。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停灵柩于此,后建衣冠

  • 云冈堡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里云岗镇北。《方舆纪要》卷44:云冈堡,“《边防考》,云冈有新旧二堡。嘉靖中,以旧堡地形卑下,北南受敌,因筑新堡于北崖,移官军戍守。仍存旧堡, 以便行旅。二堡皆土筑,各周一里有奇。

  • 博石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 阳凉南关

    北宋置,属介休县。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三十五里南关镇。即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南关。北宋属灵石县。

  • 华景山

    在今广西桂林市区,与宝积山相连。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华景洞,高广如十间屋,洞门亦然。”《方舆纪要》卷107临桂县“宝华山”条下:“宝积山自南来,交扼其口,前岩东向为宝景山,华景之前,横塘深广,

  • 远干府

    元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五十七里老街。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远干州。

  • 瓦亭川

    亦名苦水河、武延川。即今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之葫芦河。《水经·渭水注》:“一水亦出陇山,东南流历瓦亭北,又西南流合为一水,谓之瓦亭川。”

  • 蒲石河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民国 《奉天通志》 卷116: 蒲石河 “在宽甸西南九十里”。产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