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蔚州

蔚州

北魏永安中以怀荒 (今河北张北县)、御夷(赤城县北) 二镇置,后移治今山西平遥县西北。北周移治灵丘县 (今山西灵丘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六年 (623) 复置,寄治阳曲县 (今太原市北阳曲镇),次年移治繁畤县 (今繁峙县西),八年 (625)移治秀容县北恒州城 (今忻州市西北),贞观五年(631) 还治灵丘县,开元初移治安边县 (今河北蔚县,至德中改名兴唐县,五代梁开平中改名隆化县,后唐同光初复名兴唐县,辽又改名灵仙县)。1913年改为蔚县。唐开元后辖境相当今河北阳原、蔚县、涞源县及山西阳高、天镇、广灵、灵丘等县地。清时仅辖今蔚县。


(蔚yù) (1)北魏永安中以怀荒、御夷二镇置,后徙治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北。北周徙治灵丘县(今属山西)。隋大业二年(606年)省。唐武德六年(623年)复置。侨治阳曲县(即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七年侨治繁峙县(今山西繁峙县西),八年又侨治恒州城(今山西忻州市西北),贞观五年(631年)破突厥,复故地,还治灵丘县。天宝初移治安边县(至德二载〔757年〕改兴唐县,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改隆化县,唐同光初复兴唐县,晋初改为灵仙县,即今河北蔚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灵丘、广灵、天镇及河北省蔚县、阳原、涞源等地,辽始有缩小。1913年省州改为蔚县。(2)西魏大统六年(540年)置,治今甘肃省合水县西华池。北周废。


猜你喜欢

  • 勾漏洞

    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北勾漏山主峰下。《方舆纪要》卷106:勾漏山,“《志》云:勾漏洞天,四面石山回绕。其中忽开,平野数里。洞在地上,不烦登陟,外微敞豁, 中有暗溪, 穿贯而入”。包括宝圭、玉阙、白沙、桃源

  • 狄平县

    唐武德元年(618)置,属静州。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北普济镇大营坝。次年改为地平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旺苍县东北。属集州。次年改为地平县。

  • 流河镇

    即今河北青县东北三十里流河镇。《清一统志·天津府二》: 流河镇在 “卫河西岸,有管主簿驻此”。在河北省青县北部,邻天津市。面积103.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流河,人口6280。金名大兴

  • 兰草渡场

    即今四川平昌县西北兰草乡。清道光《巴州志》卷2:兰草渡场在“州南九十里”。

  • 扶赖营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西江东岸扶赖村。《清一统志·肇庆府》:扶赖营“在封川县(今封川镇)东二十里江北岸,相近有都乐营。明隆庆五年建”。

  • 青陵桥

    在今河北河间市。《方舆纪要》 卷13河间府河间县: 青陵桥 “在府东门外。滹沱、滱水诸川,交流并注于城东,此桥为之锁钥。其后桥坏,夏秋水发,辄有涨溢之患。嘉靖间于县南开苏家、徐家二口,分杀水势,而行旅

  • 锦囊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属雷州卫。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北锦和镇北锦城村。清初改为锦囊营。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广东省徐闻县东北锦囊。属雷州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裁。

  • 当仁州

    唐天宝以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东宕渠郡

    南朝宋元嘉中置,属益州。治所在宕渠县(今四川合川市)。齐改为东宕渠獠郡。梁复为东宕渠郡。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等市县地。西魏恭帝三年(556)改为垫江郡。南朝齐侨置,一说南朝宋元嘉中侨置,治宕

  • 晏江

    即思晏江。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河。《宋史·蛮夷传四》: 大中祥符六年 (1013),讨晏州多刚县斗望,“ (王) 怀信夹砦于晏江口,(寇) 瑊与符承训侦知贼谍,欲乘夜击晏江,驰报怀信,即自泾滩拔砦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