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兴镇

西兴镇

北宋置,属萧山县。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


(1)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部、钱塘江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兴,人口1万余。为古老集镇。旧名固陵、西陵。《水经注·渐江水》:“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言可固守,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吴越时以陵非吉语,改名西兴。宋为西兴镇,元置西兴场,明设盐课司。自古历为钱塘江南岸重要渡口和军事要地。1947年置镇,1956年为西兴乡,1958年改公社,1965年复置镇,1968年又省。1984年改为乡,1985年复置镇。1996年由萧山市划归杭州市滨江区。以驻地得名。地处平原。产稻、络麻、棉花、淡水鱼、河蚌珠。有棉纺、自行车零件、印染、大理石、标准件等厂。今南为工业区,有印染、冰箱、链条、锻压等厂。集市贸易兴旺。公路通杭州市区和萧山。镇西北有固陵城遗址——铁岭关。(2)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东部。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兴,人口920。清初开集。1913年因位居县西,集市兴旺,故名。1949年为西兴乡,属南充县。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1992年八角乡并入。1993年改属嘉陵区。堰塘棋布。产蚕茧、柑橘、黄麻、红麻、甘蔗。有农机、藤编、鞭炮等厂。川鄂公路经此。(3)在四川省平昌县东南部。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兴,人口 3000。镇以驻地名。清咸丰七年(1857年)建场,原名兴隆场。民国初按地理位置更名为西兴隆场,后简称今名。1937年建西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1年建镇。为县蚕茧、玉米、高粱、花生、茶叶生产地,“皇山香茗”获农业部优质产品。林木等建材资源丰富。平佛公路经此。有皇山风景区。


猜你喜欢

  • 武平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改熊韬卫置,属河南都司。治所即今安徽亳州市。清废。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熊韬卫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原属河南都司。后属中府。清废。

  • 奉先县

    ①唐开元四年 (716) 改蒲城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以奉祀睿宗陵墓,故名。天祐三年 (906) 改属同州。五代唐还属雍州。后周属京兆府。北宋初属同州,开宝四年 (971) 复名蒲城县。

  • 门楼集

    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门楼镇。旧属福山县。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福山县南有门楼集。民国《福山县志稿》卷1《镇集》:门楼集“在县(治今福山镇)南十五里”。

  • 高凉郡

    ①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220) 孙权分合浦郡置,属交州。治所在思平县 (今广东恩平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阳东、阳西、阳春、恩平、高州、茂名、电白等市县地。西晋治所移在安宁县 (今广东阳江市西)。

  • 隐静寺

    一名五峰寺。南朝宋建。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南隐静山上。唐李白有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诗。又张祐有 《题南陵隐静寺》 诗。

  • 嘉山县

    1932年析滁县、来安、盱眙、定远等县置,属安徽省。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南三界镇,1938年迁治明光镇。旧县名。1932年由滁县、来安、定远三县和今江苏省盱眙县交界处之三界地方析置,以境内有嘉山得名。治

  • 邺县

    ①战国魏置,秦属邯郸郡。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西汉为魏郡治。东汉末相继为冀州、相州治。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三国魏都洛阳,邺仍为五都之一。十六国后赵、前燕、北朝东魏、北齐皆定

  • 白雾洞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白雾洞“崖壁峻险,洞深五里”。

  • 乌坂城

    一作乌阪城。在今福建邵武市东故县。《寰宇记》卷101邵武军邵武县:废乌阪城“在县东南三里。《建安记》云,昔越王拒汉其城六,此城一也”。《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邵武县:乌坂城“亦曰故县城,北倚山麓,南滨

  • 哈拉河

    在清外蒙古土谢图汗部境。即今蒙古国中央省哈拉河。《清一统志·喀尔喀》: 哈拉河 “源出土拉河北,与憨山相对之色尔必岭,名揆河。北流……入鄂尔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