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县
①隋开皇初改永安县置,属晋州。治所在白坑城(今山西临汾市东北十三里)。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贞观十七年(643)废。
②唐上元元年(760)改隰城县置,为汾州治。治所即今山西汾阳县。明洪武初省入汾州。
古县名。(1)唐上元元年(760年)改隰城县置,治今山西省汾阳市。为汾州治。宋至元因之。明洪武初废入汾州。(2)隋开皇初改永安县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北。属晋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属晋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
①隋开皇初改永安县置,属晋州。治所在白坑城(今山西临汾市东北十三里)。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贞观十七年(643)废。
②唐上元元年(760)改隰城县置,为汾州治。治所即今山西汾阳县。明洪武初省入汾州。
古县名。(1)唐上元元年(760年)改隰城县置,治今山西省汾阳市。为汾州治。宋至元因之。明洪武初废入汾州。(2)隋开皇初改永安县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北。属晋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属晋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胶县南境及青岛市部分地析置,属山东省。治王哥庄 (今山东胶南市)。1946年改名胶南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诸胶边县分置,治王哥庄(一称王戈庄,今胶南市胶南镇)
三国吴黄武五年 (226) 置,属荆州。治所在临贺县 (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水经·温水注》: “贺水又西南流至临贺郡东,右注临水。郡对二水之交,故郡县取名焉。” 辖境相当今广西贺县、钟山、富川三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为大宁都司(次年改名北平行都司)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永乐元年(1403)徙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镇。为大宁都司(次年
北宋置于上亭驿,属梓潼县。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五十里上亭铺。
①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西谷水上。《新五代史·废帝纪》: 后唐清泰元年 (934),废帝 “入京师,冯道率百官迎王于蒋桥”。即此。②在今四川郫县东南十三里油子河上。《寰宇记》卷72犀浦县: “蒋桥,《
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十里。《新唐书·韦皋传》: 贞元五年 (789),韦皋召东蛮内属,绝吐蕃,“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请皋济师”。《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泸水在 “司南十里。……今司西十里
隋开皇末改邑阳县置,属虢州。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大业初并入朱阳县。
唐贞观五年(631)生羌归附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黑水、红原县境。八年(634)改为穹州。
即南义集。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六十里南驿镇。集镇名。在山东省宁阳县东部。属磁窑镇。人口 2600。为原南驿镇人民政府驻地。为春秋时鲁国义姑故里。村内有义姑祠,曾名南义村,后因此村为南北通衢大道,来往行人多
即今山西隰县西北罗镇堡。《清一统志·隰州》 “义泉镇” 条下: “ (州) 西五十里有罗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