谹山隘
在今江西广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谹山隘在 “县西南三十里,谹山之阳。西北五里接上饶县之高洲寨,西四十里出锄狗洋达封禁山,最为要害”。
在今江西广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谹山隘在 “县西南三十里,谹山之阳。西北五里接上饶县之高洲寨,西四十里出锄狗洋达封禁山,最为要害”。
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镇金镇。西魏为仁和郡、贵平县治。
即登科山的简称。在今福建惠安县西侧。旧称登高山。在福建省惠安县城西郊。包括螺山、火山,方圆10多里。南宋嘉熙年间,县令郑清子勒“登科山”三字于悬崖,遂易名科山,亦名高士峰。有石径逶迤,可登绝顶。山上有
即石汗那。都艳城 (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 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即“石汗那”。
即桑伊宗。今西藏扎囊县东北桑伊。
藏籍对元代在前藏、后藏所设十三个万户的总称。元沿金制,全国均设万户官职。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前藏、后藏各万户,始置于至元五
一名梁城。南齐中兴元年(501)萧衍筑。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城区。《梁书·武帝纪》:“高祖筑汉口城以守鲁山。”即此。《方舆纪要》卷76汉阳县:梁城“在府城东北。今大别山横顶城即其旧基”。在今湖北省武汉市
在今云南腾冲县城西隅、叠水河瀑布南侧小团山。194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时中国远征军收复腾冲阵亡烈士而建。有忠烈祠、烈士冢、纪念塔等。忠烈祠建在小团山麓,有碑记述战斗始末和建园缘由。烈士冢呈八行纵队葬列于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方舆纪要》卷80湘阴县:西港“在县西三十里,流达于湘江”。
在今福建古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石平桥“在县治东南。宋建。寻废。明朝宣德间再建,复圯。成化十五年重修,为石墩十有一,覆以亭五十六间”。
明置,即今甘肃会宁县东九十里青江驿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