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城山

赤城山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五里。《方舆纪要》卷18赤城堡:赤城山“山石多赤。《志》云:古赤城在北山,坐据高险,最得形胜,盖即此山矣”。

②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南。《清一统志·乌喇特》:赤城山“在旗(治所在今包头市西哈德门)西北一百里。蒙古名五蓝拜星”。

③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六里。《寰宇记》卷98天台县:赤城山“在县北六里。孔灵符《会稽记》云:赤城山,土色皆赤,状如云霞,悬溜千仞”。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即指此。

④即青城山。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三十里。南宋陆游《将之荣州取道青城》诗云:“倚天山作海涛倾,看遍人间两赤城。”自注:“青城山一名赤城,而天台之赤城乃余旧游。”

⑤一名宝屏山。在今四川蓬溪县东。《舆地纪胜》卷155遂宁府:赤城山“在蓬溪县东二里。国清观居其上”。《方舆纪要》卷71蓬溪县:赤城山“中峰蔚然,左右环拱,上有高台五层, 山皆赤土”。


(1)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似雉堞,故称。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2)即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的别名,为道教名山。南宋陆游诗有“看遍人间两赤城”句,自注云:“青城山一名赤城,而天台之赤城乃余旧游。”参见“青城山”。


猜你喜欢

  • 雍和宫

    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建,在今北京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侧。最初是雍亲王府,为胤祯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 (1725) 改名雍和宫。十三年(1735) 因停放胤祯灵柩,将宫内主要建筑改易黄瓦,并立

  • 蒲岐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盘石卫。治所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蒲岐镇。清顺治十七年(1660) 改置蒲岐寨,设把总驻守。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乐清市东北蒲岐。属盘石卫。清顺治十七年

  • 麦冲河

    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21都匀府平浪司:麦冲河在“司东南十里。岸有古寨。下流入于都匀河。(明)正德三年,都匀、清平间叛苗富架重恶龙作乱,官军讨平之。一由杨安、答干、麦冲进,一由清平、索驴

  • 陆溪口

    即陆口镇。今湖北嘉鱼县西南四十八里陆溪镇。《清一统志·武男府二》:陆口镇“在嘉鱼县西南。今名陆溪口。三国吴以此为控制要地”。即“蒲圻口”。

  • 郝屯

    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五十里郝家屯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4南宫县图: 东南有郝屯。

  • 白跶寨

    在今浙江江山市东。《方舆纪要》卷93江山县:白跶寨在“县东八十里”。

  • 小坑隘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小坑隘“相近有隐下阨、关田隘,又东南有流决隘”。《清一统志·南安府》 “横水隘”条下:小坑隘“在(崇义)县西南四十里。其西又有关田、流决二隘”。

  • 来唯县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越南北部莱州附近。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莱州省莱州市附近。属益州郡。东汉废。

  • 常郭镇

    又名常葛镇。即今河北黄骅市东南二十五里常郭乡。清于此设阜民盐场。

  • 吴堡县

    金正大三年(1226)升吴堡砦置,属葭州。治所即今陕西吴堡县东北吴堡城。清乾隆元年(1736)改属绥德州。1914年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6年迁治宋家川(今吴堡县)。在陕西省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