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越栅

越栅

唐筑,在今河南郾城县境。《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一年 (816) 九月,“李光颜、乌重胤奏,拔吴元济陵云栅。丁亥,光颜又奏,拔石、越二栅”。


在今河南省郾城县。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光颜、乌重胤攻吴元济,克此栅。


猜你喜欢

  • 画邑

    亦名画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因澅水为名。《史记·田单传赞》: “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 ‘环画邑三十里无入。’”即此。《索隐》 引刘熙云,画为 “齐西南近邑”。《正义》 引《括地

  • 宁济桥

    在今福建漳平市南。《方舆纪要》卷99宁洋县:宁济桥“在县城(今双洋镇)南。万历五年建,长十八丈,寻圯。九年重建”。

  • 玉峰山

    一名峰山。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玉峰山“在县治南。绝顶奇石,光莹似玉”。俗称马鞍山。在江苏省昆山市西北部。周围1.5千米,海拔80米。一峰突起原野,有“真山似假山”之说。山上胜迹

  • 阿也忽站

    又作阿忽。元置,故址在今吉林蛟河市西北老爷岭。元《析津志》天下站名:“散迭正东一百(里),阿忽(站)。”

  • 皋落山

    一名乐平山。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七十里。《左传·闵公二年》: “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 《寰宇记》 卷50乐平县: “乐平山在县东七十六里,即古东山皋落氏之地。”

  • 东场

    ①在今山西运城市南。元代在盐池置常满、盐北两场,明初合并为东场。民国初并入解池场。②在今广东徐闻县西四十里迈陈。明初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徐闻县西迈陈。清时设徐闻营千总驻防于此。

  • 松梁山

    又作嵩梁山。即石门山。在今湖南张家界市南三十里。《初学记》 卷8引 《吴录》 曰: “松梁山,山石间开处,容数十丈。其高,以弩射之,不及其上。”

  • 新泾

    亦名新泾浦。即今上海市西新泾港。《宋史·河渠志》: 南宋乾道六年 (1170),命浙西转运使刘敏士等 “于新泾塘置闸堰,以捍海潮”。七年,秀州守邱崈移堰于运渎。即此。

  • 饶平县

    明成化十四年 (1478) 析海阳县置,属潮州府。治所在下饶 (今广东饶平县西北三饶镇)。据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东卷: “国朝 (明) 成化十四年,都御史吴琛、朱英以饶界于江漳,地远民顽,请析海

  • 塔甲渡

    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明史·地理志》会川卫: “南有塔甲渡巡检司。” 《方舆纪要》 卷74会川卫“松坪关” 条下: “ (黎溪) 驿东去七墩堡十五里,又八十里为塔甲渡巡司,又四十里为松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