跲克图河
即今青海同德县南之巴曲。《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跲克图河 “在洮州卫西六百余里黄河东岸。源出伊克图尔根山,东北会巴汉图尔根山之水,折而西北流百余里,又会伊西克山之水入黄河”。
即今青海同德县南之巴曲。《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跲克图河 “在洮州卫西六百余里黄河东岸。源出伊克图尔根山,东北会巴汉图尔根山之水,折而西北流百余里,又会伊西克山之水入黄河”。
明嘉靖中置,属绥宁县。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南。东北距广州市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抱旗山在“府 (今广州市) 西南四十里。以形似名,为郡之前案,江水环达,上有古烽堠,其南为南山峡,屹立江滨”。
①北周改南青州置,治所在团城 (今山东沂水县)。辖境相当今山东沂水、沂源、蒙阴、莒县、莒南、日照及江苏赣榆等县市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贞观八年 (634)废。②金大定二十四年
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叶坊。元置站。明初改为驿。清乾隆十五年(1750)置巡司于此。即今福建省建瓯市西北叶坊。为水陆交通要冲,自崇安、浦城沿溪而下者皆会于此。元置站。明初改为驿。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①在今山东金乡县东一里。《方舆纪要》卷32金乡县: 金莎岭 “西自曹县、定陶,东抵鱼台,绵亘三百余里,因地异名,实一岭也”。《清一统志·济宁州》: “上有莎草,映日如金,故名。”②即金岭。今新疆天山东
明中叶后称台湾为东番,意谓在祖国大陆的东方番族聚居之地。陈第著有《东番记》。明中叶后称今台湾土著为“东番”,推衍为指台湾全岛,意即“福建东域番族聚居之地”。明陈第有《东番记》,张燮《东西洋考》有《东番
①即薛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清一统志·松江府一》:薛山“在青浦县南,兰笋山东,中隔一水。下尝掘地得石志曰玉屏, 又称玉屏山”。②又名驻跸山。在今安徽歙县城东北。《方舆纪要》卷28歙县:玉屏山“在
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1959年东方县迁治于此。1987年改设东方黎族自治县。在海南省东方市境西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365平方千米。人口7.1万,汉族聚居。镇人民政府驻八所,人口5万。依八所
战国赵邑。故址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镇。秦置巨鹿县。
南朝梁置,属龙州。治所在潭中县(今广西柳州市东南驾鹤山间)。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市及柳江县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梁析桂林郡置,治潭中县(今广西柳州市东南柳江东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