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辽河

辽河

古名大辽水,亦名枸柳河,又名巨流河。在今辽宁省西部。《汉书·地理志》 辽东郡望平:“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今辽宁海城西北)入海。”玄菟郡高句骊:“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隋书·炀帝纪》:大业八年(612)征高丽,三月“甲午,临戎于辽水桥。……甲午,车驾渡辽,大战于东岸”。辽河有东西两源:东辽河源出吉林东辽县萨哈岭;西辽河上游,北源西拉木伦河出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白岔山。南源老哈河出河北平泉县光头山。东南流至辽宁昌图县西北古榆树附近会合后,始称辽河。古今辽河变迁,古代辽河下游自新民以下大致沿今烂蒲河、纳浑河,直趋海城市西境入海,明初以后不断西移, 一支南流为外辽河,到三岔河合浑河,太子河称大辽河,经营口市注入渤海;一支南流,称双台子河,在盘山境会饶阳河, 由盘山湾入海。1958年于辽中县六间房截断外辽河流路,使浑河、太子河为独立水系,辽河主流循双台子河由盘山湾入海。


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大河。汉名大辽水,《汉书·地理志》玄菟郡高句骊:“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水经注》称“大辽水”为“辽水”,称“辽水”为“小辽水”。《契丹国志·太宗纪下》:“渡辽水,至渤海国铁州(治今辽宁营口市东南汤池)。”《金史·地理志》沈州辽滨县(治今新民市东北辽滨塔古城)、章义县(治今沈阳市西南彰义)并“有辽河”,皆即今辽河。古亦名句丽河,一作枸柳河,清名巨流河。跨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区。有东西两源:东辽河源出吉林省东辽县吉林哈达岭;西辽河上游北源西拉木伦河出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南白岔山,南源老哈河出河北省平泉县光头山;东、西辽河在辽宁省昌图县古榆树附近汇合后始称辽河。下游段原与浑河汇合,至营口以下注辽东湾。1958年改道,在辽中县六间房附近折向西,顺双台子河由盘山湾入海,使辽河水系与其最大支流浑河水系分成两个独立入海的河系。全长 1390 千米,流域面积16.41万平方千米(若包括浑河及内流区面积为21.9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为459米3/秒。支流有柳河、清河等。河道迂曲漫流,含沙量高,流量变化大,旧时常泛滥成灾。建国后进行全面治理,在上、中游修建大伙房、南城子、柴河、红山、莫力庙、二龙山、清河等水库。在下游低洼地开辟灌溉区。六间房以下可通航。


猜你喜欢

  • 马村关

    在今山西石楼县北马村。《清一统志·汾州府》:马村关“在石楼县西北”。

  • 九垄银铜场

    北宋属瑞金县,在今江西瑞金市。《元丰九域志》卷6:瑞金县有九垄银铜场。

  • 新洲

    一名薛家洲。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大江中。宋《景定建康志》 卷19: “新洲一名薛家洲,去城北四十里。今幕府山相对有上新洲、下新洲。”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太平元年 (256),吕据欲讨孙綝,綝遣

  • 涂 (塗) 水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知徐吾为涂水大夫。”②即今湖北咸宁市淦河及武昌县金水。《水经·江水注》: “涂水出江州武昌郡武昌县

  • 通安桥镇

    俗名桥头。即今江苏吴县西北二十八里通安镇。明崇祯 《吴县志》 卷16有通安桥。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长洲县图: 西北有通安桥。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吴县西北有 “通安桥镇”。

  • 广灵县

    金改广陵县置,属蔚州。治所即今山西广灵县。清属大同府。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东邻河北省。属大同市。面积128

  • 愿虏山

    在今甘肃宕昌县东南。《元和志》 卷39宕州良恭县: 愿虏山 “接县城西北隅,东西四十里,南北三里”。

  • 文成县

    ①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建昌县东六十里巴什罕。东汉废。②1946年由瑞安、泰顺、青田三县析置,属浙江省。治所即今浙江文成县。因县境南田系明朝开国功臣刘基故里,刘基死后谥文成公,故名。(1)古县

  • 建道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安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入隆安县。

  • 疑陵

    在今广东中山市南二十里寿星塘。相传宋端宗葬于此。《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 “北台山” 条: “ 《野史》,宋端宗崩于舟中,葬寿星塘。今塘侧有陵迹五处,盖遗臣马南宝所筑疑冢也。其地亦名坟头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