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 (適) 中驿
明嘉靖十一年 (1532) 置,属龙岩县。即今福建龙岩市东南六十五里适中镇。清雍正十年 (1732) 移雁石巡司于此。为县赴龙溪 (漳州)、永定适中之地,故名。
明嘉靖十一年 (1532) 置,属龙岩县。即今福建龙岩市东南六十五里适中镇。清雍正十年 (1732) 移雁石巡司于此。为县赴龙溪 (漳州)、永定适中之地,故名。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后废。②唐置,为羁縻州,属安化州都督府。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后废。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今贵州省镇宁布依
东魏武定六年 (548) 置,属南谯郡。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境。后废。
①在今云南嵩明县西北。《清一统志·曲靖府》: 梁王山 “在寻甸州南七十里。其地名普按马,接嵩明州界”。②在今云南祥云县北三十里。《明一统志》 卷86大理府: 梁王山 “蒙氏时酋长王氏居焉”。《清一统志
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杨忠县改名,治仁风镇 (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仁风镇)。1950年5月撤销,并入惠民、济阳、商河三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9年由杨忠县改名。治今济阳县仁风镇。1950年撤销
唐武德四年 (621) 改岚城县置,为东会州治。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六年(623) 为岚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楼烦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岚州治。元至元二年 (1265)
亦作北思县。唐贞观七年(633)置,后属羁縻笮州。治所在今四川红原、马尔康县境。后废。
在今贵州兴义市西南。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2兴义府:“捧鲊营溯红水江而西,直抵黄泥河为界。其间歪染、养马、白云、法岩诸寨,皆系昔日顽苗恃险负隅之处。”
明代西藏地名。明代在乌思藏置都指挥使司,又在全境分封政教领袖五人为王分治辖地。永乐十一年 (1413) 封萨迦教派高僧为思达藏辅教王。《明史·西域三·辅教王》: “辅教王者,思达藏僧也。” 辅教王为明
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19钦州: 林冶山 “在州东北八十里。古金坑之所。前辈诗云: 天涯亭下有龙窟,林冶山头出碎金”。《清一统志·廉州府》: 林冶山 “在灵山县西南五十里。脉自城隍
亦名洞口、洞口浦。在今安徽和县南,临长江。《三国志·魏书 ·曹休传》: “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击权大将吕范等于洞浦,破之。”又作洞口。在今安徽省和县南长江边。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伐吴,曹休破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