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水长官司
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中都云板水等处长官司置,属都匀安抚司(后改都匀府)。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北二十里邦水。清以后废。“邦水”系布依语音译,意为水塘。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中都云板水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都匀市西北邦水。属都匀卫。永乐十七年(1419年)改属贵州省,寻还属都匀卫。弘治七年(1494年)改属都匀府。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后改属都匀县。
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中都云板水等处长官司置,属都匀安抚司(后改都匀府)。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北二十里邦水。清以后废。“邦水”系布依语音译,意为水塘。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中都云板水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都匀市西北邦水。属都匀卫。永乐十七年(1419年)改属贵州省,寻还属都匀卫。弘治七年(1494年)改属都匀府。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后改属都匀县。
①即今四川长江之别称。《寰宇记》 卷120涪州: “ 《四夷县道记》 云: 故城,在蜀江之南,涪江之西。” 《舆地纪胜》 卷174涪州: 蜀江 “发源岷山,经嘉、叙、泸、重庆至城下,自成都登舟十三程,
北周置,为南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隋开皇初改为南阳县。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宛州。八年(625)废入南阳县。古县名。北周并宛、上陌二县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属南阳郡。隋开皇初改名南阳县。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新洲镇。清光绪 《广东图说》 卷5: 阳江县有新洲墟。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三里三阳乡黄土仑。原为天岳书院,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在此发动湖南独立第五师一团部分官兵武装起义,一举攻克平江县城,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驻地嘉定镇。唐为昆山县疁城乡。宋为练祁市。南宋嘉定十年 (1217) 置嘉定县于此。即今上海市嘉定区驻地。原属昆山县,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于此置嘉定县。
即达巴宗。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南八十里达巴。
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高湖村。明属临海县,置巡司于此。清置镇。
又名姚湾集。即今江苏新沂市西南窑湾镇。清于此置汛。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黎平府》:分管三郎废司“或云即曹滴司也。宋有容江巴黄,元置曹滴,明以容江巴黄并入,共为一司。本朝康熙二十三年裁”。
即今江苏泗洪县东北五十里界集乡山头村。1943年3月中旬,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在第二、第三师一部的配合下,对盘踞山子头的国民党军韩德勤部发动自卫反击,歼韩军总部、独立第六旅、保安第三纵队,击毙第三纵队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