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冈县
隋大业八年 (612) 置,属下邳郡。治所即今江苏泗洪县西北重冈乡。《寰宇记》 卷16临淮县: “南重冈城,亦隋重冈县地也。……缘重冈山为名。” 隋末废。
古县名。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今江苏省泗洪县西北。隋末废。
隋大业八年 (612) 置,属下邳郡。治所即今江苏泗洪县西北重冈乡。《寰宇记》 卷16临淮县: “南重冈城,亦隋重冈县地也。……缘重冈山为名。” 隋末废。
古县名。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今江苏省泗洪县西北。隋末废。
北宋治平四年(1067)置, 为火山军治。治所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熙宁四年(1071)废。古县名。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置,治今山西省河曲县旧县西北火山。为火山军治。熙宁四年(1071年)废。
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水经·济水注》:“济水又径升城北,城际水湄,故邸阁也。祝阿人孙升将家居之以避时难,因谓之升城焉。”东晋义熙中侨置太原县于此。南朝宋为太原郡治。北魏为东太原郡治。《魏书·慕容白曜传
1927年析登封、洛阳、临汝、伊阳四县地置,属河南省。治所在白沙镇(今河南伊川县东二十二里白沙乡)。1932废入伊川县。旧县名。1929年由洛阳县巽区大部,登封县之吕店、余四二里,临汝县之梁家河、南卫
隋仁寿元年(601)改广川县置,属德州。治所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十里。大业初属平原郡。唐属德州。元和四年(809)移治白桥(今德州市西卫河西岸)。十年(815)又移治卫河东岸小胡城(今德州市)。五代周废入
在今云南曲靖市附近。《晋书·成帝纪》:太康六年(285),“李寿陷丹川,守将孟彦、刘齐、李秋皆死之”。即此。
即今广西浦北县北乐民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61:合浦县东北有乐民墟。
在今江苏如东县西北七十二里栟茶镇。《方舆纪要》 卷23泰州: “栟茶场在州东百十里。有寨。”
即今福建大田县西北桃源镇。明置桃源巡司于此,旧属漳平县,嘉靖十六年 (1537) 改属大田县。(1)即今福建省大田县西北桃源。明时于此置巡检司。(2)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天平山。
1913年改松桃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松桃苗族自治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1956年改设松桃苗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改松桃厅置,治今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镇。1956年撤销,改设松桃苗
在今四川广元市北。《水经·漾水注》:“又有平阿水,出东山,西流注汉水。”《注疏》:“会贞按:《蜀水考》:涤溪水在广元县北三里。盖即平阿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