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堤 (隄)

金堤 (隄)

①指西汉东郡 (治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市西南)、魏郡 (治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平原郡 (治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南) 界内黄河两岸石堤。《史记·河渠书》: “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 《汉书·沟洫志》: “近黎阳南故大金堤,从河西西北行,至西山南头,乃折东,与东山相属。民居金堤东为庐舍,往十余岁更起堤,从东山南头直南与故大堤会。”

②指东汉汴口 (今河南荥阳市东北) 以东黄河两岸石堤。《水经·河水注》: “顺帝阳嘉中,又自汴口以东,缘河积石为堰,通渠,咸曰金堤。” 《方舆纪要》 卷13故城县: 金堤,“ 《志》 云: 在县西南。自大名府大名县界,逶迤而东北入县境,即后汉王景所筑”。

③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西晋左思 《蜀都赋》: “西踰金隄,东越玉津。” 刘逵注:“金隄在岷山都安县西,隄有左右口,当成都西也。”《水经·江水注》: “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隄。”

④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东南。《水经·江水注》: “江陵城地东南倾,故缘以金堤,自灵溪始。桓温令陈遵造。”


猜你喜欢

  • 通道镇

    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三防镇。明于此置通道镇巡司。清乾隆五十一年 (1786) 设三防主簿驻此。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明置巡检司。清时设千总驻守。

  • 河头中营

    即今福建平和县西南九峰镇。旧为平和县治。《清一统志 ·漳州府》: 河头中营 “今平和县治。本南靖县地,明正德十四年,南赣抚臣王守仁讨平象湖流恩等 ‘贼’,上言南靖县治,僻在一隅,所辖芦溪、平和、长乐等

  • 法华镇

    在今上海市长宁区东南部法华镇路一带。镇以寺名。《清一统志·松江府二》: 法华镇 “在上海县西十八里”。清时有吴淞巡司驻此。

  • 宜芳州

    唐置,为羁縻州,属凉州都督府。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境。后废。

  • 刘店

    即今河南确山县东刘店乡。民国《确山县志》卷1:“清顺治三年新编乡”中,“有集曰刘店,在邑东二十五里”。

  • 休宁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海宁县置,属歙州。治所在南当水口山上(今安徽休宁县西三十里渠口乡)。取旧县名休阳、海宁首尾各一字为名。大业三年(607)为新安郡治。唐武德四年(621)仍属歙州。七年(624)

  • 荥渎

    古引荥泽之水,自今河南荥阳市境,东流至山东荷泽。亦曰南济。《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道自此始也。……荥渎又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

  • 窟啰堡

    北宋置,属延安府。当在今陕西延安市北境。

  • 脱伦卫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东北都鲁河注入松花江处附近 (一说在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东多隆武噶山)。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萝北、汤原二县交界

  • 故郡城

    即今河北行唐县北故郡村。西汉至东晋为南行唐县治。《方舆纪要》 卷14行唐县引 《城冢记》: “今县北三十里有行唐故城,俗谓之故郡城,以后魏尝置唐郡于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