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堤 (隄) 集
即今山东菏泽市南金堤镇。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菏泽县南有金堤集。
即今山东菏泽市南金堤镇。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菏泽县南有金堤集。
即今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西起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西南津关,全长193公里。《水经·江水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障,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诸书记载
在今广东翁源县东北。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翁源县图表: “罗江水源出东北婆髻山,西南流经翁山,南浦水自东南来注之。”古水名。又称新开港。在今湖北省武汉市南。李白《江夏行》:“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西晋建都洛阳,历四帝52年,除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死于平阳外,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均崩于洛阳,加上追封的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共五帝,其陵均应在洛阳一带。但
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南圩角港闸。《清一统志·海门厅》:江“在厅境南入海,江面阔百余里。有圩角港,与苏州府昭文县之福山港直对,为赴苏要道”。
即太行山。在今山西东部与河北接界处。《淮南子·汜论训》:“武王欲筑宫于五行之山。”东汉高诱注:“五行山,今太行山也,在河内野王县北上党关也。”
在今河北三河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1三河县:七渡河“在县西北。一名黄颁水。源自顺义县黄颁峪,流经县界,下流入于白河”。
即今广西藤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道家村。明、清置窦家寨巡司于此。
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北罗湖镇。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八都有罗湖墟。
又称东路右翼中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巴彦加尔嘎郎北。
金置,属虢略县。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