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港
在今安徽安庆市东北长风乡。《方舆纪要》卷26安庆府怀宁县:长风港“其上流为莲湖,湖汇大龙山溪涧水及江水支流而成。一名段塘。中多莲,引流为长风港,达桐城县之枞阳河入大江”。
在今安徽安庆市东北长风乡。《方舆纪要》卷26安庆府怀宁县:长风港“其上流为莲湖,湖汇大龙山溪涧水及江水支流而成。一名段塘。中多莲,引流为长风港,达桐城县之枞阳河入大江”。
又作大原、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春秋》:昭公元年(前541),“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榖梁传》:“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即“大原(1)”。
唐六大都护府之一。总章元年(668)置,治所在平壤城(今朝鲜平壤市)。《新唐书·地理志》:“总章元年,李勣平高丽国,得城百七十六,分其地为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一百,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以统之。”辖境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南。《左传》:成公十七年 (前574),“卫北宫括救晋侵郑,至于高氏”。杜注: “在阳翟县西南。” 《后汉书·郡国志》阳翟县: “有高氏亭。”古邑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禹州
辽置,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北宋沈括 《熙宁使虏图抄》: “锅窑毡帐南距牛心帐八十里少东。……大河 (和) 毡帐东南距锅窑帐七十里。”
在今河北故城县南。《方舆纪要》卷13故城县: 岸堤 “在县 (治今县东北故城镇) 西南,起自(山东) 武城县北二十里之甲马营驿,达于县东十八里四柳树镇,皆筑堤,以防卫河泛滥。高数尺以上”。
即今四川城口县。《清一统志 ·太平厅》:城口营 “在厅东城口。本朝嘉庆十四年设都司驻防”。道光二年 (1822) 改设城口厅。
一名禁峪。又名禁沟。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去旧潼关十里。黄巢由此入潼关。《资治通鉴》: 唐广明元年 (880),黄巢前锋军抵关下,齐克让走入关。“关左有谷,平日禁人往来,以榷征税,谓之 ‘禁阬’”。
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镇 (频峒隘)。《清一统志·镇安府》: 频峒隘 “在归顺州东南六十里。……接越南高平府界,有兵防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清时设兵驻防。
旧为阳兴寨。即今山西阳曲县东北阳兴乡。民国设县佐。
①南齐置,属永宁郡。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境。陈以后废。②金承安三年 (1198) 改乐康县置,属泰州。治所在今吉林洮南市东北城四家子村。后废。古县名。金承安三年(1198年)改旧泰州置,治今吉林省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