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州
①唐贞观五年 (631) 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没入吐蕃。
②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宁南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宁南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属建昌府。后废。
(1)唐贞观五年(631年)以党项羌部落置,治阔源县(今四川松潘县黄胜关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松潘县一带。属松州都督府。后废。(2)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治密纳甸(今四川宁南县)。属建昌路。明时废。
①唐贞观五年 (631) 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没入吐蕃。
②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宁南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宁南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属建昌府。后废。
(1)唐贞观五年(631年)以党项羌部落置,治阔源县(今四川松潘县黄胜关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松潘县一带。属松州都督府。后废。(2)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治密纳甸(今四川宁南县)。属建昌路。明时废。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七十五里筋竹镇。南朝陈以来历为永业郡、永业县、安义县治。
元置,即今甘肃天水市东社棠镇。《析津志》“天下站名”:“一百上邽,六十杜树坪。”
在今安徽铜陵市西南四里。唐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五松何清幽,胜景美沃州。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舆地纪胜》卷22池
即蓝市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里黑。为大夏都城。后为大月氏都城。《后汉书·西域传》: 大月氏国 “居蓝氏城”。
一作寇河。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寇河。《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大清河“在开原县东三十里。……亦曰扣河,又南流至县东南,小清河自东南来会,合流辽河”。
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北威平洞。《宋史·方腊传》: 睦州青溪县有 “梓桐、帮源诸洞”。北宋宣和三年 (1121),方腊被捕于此。后改名威平洞。又名威平洞、清溪洞。在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北威坪。北宋宣和二年(11
即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隋置桂岭县于此。清设县丞及千总。
在今山东巨野县北五里。又名巨野泽。《尚书·禹贡》:“大野既潴。”《周礼·职方》 兖州:“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前481),“西狩于大野”。皆即此。古济水中流在此通过,向东有水道与古泗水
一名石相镇。清置,即今河南长葛县东南三十二里石象乡。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置,属奉天府。治所在法库门 (今辽宁法库县)。三十三年 (1907)升为直隶厅。1913年改为法库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升法库门置,治今辽宁省法库县。为直隶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