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集
一名羊山集。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阳山镇。清同治《金乡县志略》卷2:阳山集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因阳山而得名。
一名羊山集。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阳山镇。清同治《金乡县志略》卷2:阳山集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因阳山而得名。
即今江西广丰县东杉溪乡。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北境。明置巡司于此。清名衣锦寨。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湾头镇。《寰宇记》卷123引阮升之记: “吴王濞开此沟,通运至海陵仓,北有茱萸村,以村立名。”
一名任丘城。在今河北任丘市南二十六里。《新定九域志》 卷2: “桓帝北巡,群臣于此朝谒,故名谒城。” 《方舆纪要》 卷13任丘县: 谒城 “在县南二十六里。相传汉桓帝崩,窦武等率群臣诣河间迎灵帝入,即
金贞祐四年 (1216) 升定西县置,治所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二十七里。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县地。元初移治安西县 (今定西县),至元三年 (1266)省县入州,属巩昌路。至正十二年 (1352) 改为安定州
在今湖南耒阳市北二里。《方舆纪要》卷80耒阳县:马阜山“高大盘踞,亘二十余里”。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巴水入江处。《水经·江水注》:巴水“南流注于江,谓之巴口”。《梁书·武帝纪》:南齐永元三年(501),萧衍围郢城,东昏侯遣吴子阳救郢州,“进据巴口”,即此。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吴明口。明《全辽志》卷2前屯卫:“障塞,铁场堡吾名口台起, 至锦川营小河口台止。”
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旧州镇。清有隆林营外委驻守。
一名胜水岩。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四十五里黄牛顶。海拔895米。《清一统志· 永平府一》“箭笴山” 条下: “东北为胜水岩,以西其巅尤狭,置木梯以行,俗呼为背牛顶,以山后有石如牛,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