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翟郡
东魏兴和元年(539)置,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隋开皇初废。
东魏兴和元年(539年)置,治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隋开皇初废。
东魏兴和元年(539)置,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隋开皇初废。
东魏兴和元年(539年)置,治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隋开皇初废。
清初置,属塔子沟厅 (后属承德府)。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北官大海,后迁今县之南南公营子。俗称南公旗。原属直隶,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1949年迁治大城子镇 (今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北。《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县: 城北湖在 “府北五里。流通汉江”。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三十里石门。《晋书·吴隐之传》: “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
即今四川东部之大宁河。《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巫溪水注之。溪水导源梁州晋兴郡之宣汉县东,又南径建平郡泰昌县南,又径北井县西,东转历其县北。水南有盐井。……盐水下通巫溪,溪水是兼盐水之称矣。溪水又
在今四川松潘县东一百九十里小河乡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1《边防记》:“《志》云:(小河)所北二十里师家山。一名文山。宋时师、文二大姓居之。山麓有文山关,又有师家铺,则界于龙州也。”
清光绪七年(1881)建屯,即今吉林龙井市东北东盛涌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延吉县:“县属东盛涌,距县市二十余里,龙井村十五里。”
在今浙江诸暨市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2诸暨县 “句乘山” 条下: 银冶山 “相传山有银矿”。
即终南山。今陕西省秦岭山脉。古山名。又作太一山。又称周南山、地肺山、南山。即今陕西省秦岭终南山,一指今秦岭主峰太白山。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渭水南岸。《清一统志·秦州二》:三岔镇“有州判驻此,兼设把总”。(1)在山西省五寨县北部。面积179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岔,人口2000。因位处三路之冲,故名。明筑三
南齐置,属司州。治所在慕化县 (今河南信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县西北部。北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