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楚喀副都统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阿勒楚喀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拉林河以东、蚂蚁河以西、松花江中游以南地区。宣统元年(1909)改置阿城县。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阿勒楚喀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拉林河以东、蚂蚁河以西、松花江中游以南地区。宣统元年(1909)改置阿城县。
①即今江西于都县西南三十六里新陂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雩都县西南有新陂墟。②即今广东兴宁县西五里新陂镇。明嘉靖 《兴宁县志》 卷2: “五里曰新陂。”
即今江西大庾县西南游仙圩。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8: 大庾县西有游仙墟。
①即今江苏江宁县南桥头村。清 《江宁市政司属疆域表》: 江宁县有桥头镇。②即周铁桥镇。今江苏宜兴市东北四十五里周铁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宜兴县记: “周铁桥镇在城东北四十五里。” 有巡司。民国
即今湖北潜江市西南五十二里老新镇。旧属江陵县。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江陵县东南有老新口。
即阿巴和加麻札。俗称和卓坟。在今新疆喀什市东北十里。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及其家族的墓地。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后迭经改建、扩建,规模宏大。整个墓地由陵墓、礼拜殿、讲经堂和门楼组成
在今四川茂县东。《寰宇记》卷78茂州汶山县:五味山“在县东一十八里。山出五味子,因名之”。
即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姚千户屯镇。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8南满铁路各线车站道里表:安奉线 “姚千户屯驿距陈相屯驿七里五”。
亦名段溪水。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甘露元年 (256),“ (姜)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即此。《水经·渭水注》:“藉水又东合段
古道路名。又名金牛道。古代汉中盆地和巴蜀的主要交通路线。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广元,而至剑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谋伐蜀,乃作五石牛,言能屎金,以欺蜀王;蜀王“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寰宇记》 卷154: 金剑故城,“一号金柳城,即前凉曾为金剑县于其中”。后废为金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