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眼营
明置,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4钦州:陆眼营“在州西北二百五十里。防广西界那农等山贼”。
明置,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4钦州:陆眼营“在州西北二百五十里。防广西界那农等山贼”。
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西南一百十里余家乡大坞村。宋 《景定严州续志》 卷8遂安县:“县有溪,曰武强,以山得名。” 《方舆纪要》 卷90遂安县: 武强山 “与歙之白漈诸岭相错,峰峦险阻。唐末乡兵保
1916年修筑, 自龙溪(今福建漳州市)向北至浦南。全长30公里,为轻便铁路。后被拆除。
清置,属施秉县。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
1914年改龙门县置,属直隶口北道。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龙关镇。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1958年移治今赤城县。1960年改名赤城县。旧县名。1914年改龙门县置,治龙门卫(今河北
即今四川达川市西龙爪山。《方舆纪要》卷69达州“凤凰山”条内:“州西北五里有龙爪山。园耸悬绝,如龙擎珠。”南宋末为抗击蒙元, 于此建龙爪城。《清一统志·绥定府一》:龙爪山“上有寨”。山上有明末清初建龙
一作滶头。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水经·沔水注》: “汉水又东历敖头,旧立仓储之所,傍山通道,水陆险凑。魏兴安康县治,有戍,统领流杂。”
又作桑那宗。即今西藏扎囊县东北桑伊。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桑伊宗。1960年并入扎囊县。“桑伊”,藏语意为无边无际、存想。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桑伊。1960年与札囊宗合并,改置札囊县(
即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窑湾溪,北流入长江。《水经·江水注》:归乡县“县城南面重岭,北背大江,东带乡口溪。溪源出县东南数百里,西北入县。……又西北径县下入江,谓之乡口也”。
①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源出含山县与巢湖市交界的青龙尖,东南流经含山县清溪镇,又西南流入裕溪河。《水经·沔水注》: 栅水 “又东左会清溪水,水出东北马子岘之清溪也。东径清溪城南,屈而西南,历山西南流,注
亦称顺宁河。即今云南昌宁县东南之昌宁河。源出昌宁县北,东南流经县城东,至凤庆县南,东流至云县东,注于澜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