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
东汉章和二年(88)改淮阳国置,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周口市及淮阳、商水、西华、太康、柘城、鹿邑等县。献帝建安初国除为陈郡。三国魏黄初六年(225)封曹植于此,复为陈国。次年(226)又改陈郡。
东汉章和二年(88)改淮阳国置,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周口市及淮阳、商水、西华、太康、柘城、鹿邑等县。献帝建安初国除为陈郡。三国魏黄初六年(225)封曹植于此,复为陈国。次年(226)又改陈郡。
即今广东湛江市东南硇洲岛之硇洲镇。《清 一统志·高州府》: 硇洲镇 “硇 一作碙。在吴川县南一百里碙洲上。明初置巡检司于海滨。正统中移此。后废。本朝雍正八年复置”。
即今四川新津县东之杨柳河。《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一年 (870),南诏攻成都,不能陷,遁还,“至双流,阻新穿水,造桥未成,狼狈失度,三日,桥成,乃得过,断桥而去”。即此。《明史·地理志》 新津县:
即今浙江衢县西常山港。《方舆纪要》 卷93西安县: 信安溪 “在城西南二里,一名西溪,源出开化县东北百际岭,经常山县,东南流,至(衢州) 府城西南,合于衢江”。或称衢江为信安溪。《元丰九域志》 卷5: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南州置,治所在南川县 (今四川綦江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綦江县及重庆市南桐矿区。乾元元年 (758) 复为南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州置。治南川县(今重庆綦江县北)。乾
北宋置,在今福建德化县西。北宋置,在今福建省德化县西。
1949年1月当地解放后由肥西县析置,属江淮解放区。治三河镇(今安徽肥西县东南三河镇)。同年4月改属皖北行署区。1950年撤销,并入肥西县。(1)旧市名。1949年解放后由肥西县三河镇升置,属皖北行署
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百连山在“(麻响长官)司北二里”。
在今广西靖西县南六十里壬庄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归顺州图:南有壬庄墟。有外委戍守。
①即今安徽肥西县东南四十八里三河镇。《清一统志·庐州府二》:三河镇“在合肥县南八十里。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三水贯其间,故曰三河”。1858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击败清军李续宾的三河大捷即发生于此。
北宋置,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北。崇宁四年(1105)于此置安口县及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