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陈郡

陈郡

秦置,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改为陈国。建安初又改为陈郡。三国魏黄初六年(225)改为陈国,七年(226)又改为陈郡。西晋咸宁中并入梁国。永康二年(301)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沈丘、鹿邑等县及西华县一部分地。南朝宋移治项县(今沈丘县槐店回族镇)。北魏移治废陈县(今淮阳县),属豫州。东魏属北扬州。北齐为信州治。北周为陈州治。隋开皇初废。


秦置,治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太康、柘城县以南,扶沟、确山县以东,安徽省太和、颍上县以西,及河南、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领陈、颍川两郡,此后,吕后、文帝两度以郡置淮阳国。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淮阳国除为陈郡,又析郡南部置汝南郡,辖境减缩。景帝二年(前155年)以郡置淮阳国,次年国除为陈郡,元康三年(前63年)复改置淮阳国。东汉章和元年(87年)国除为郡,次年改为陈国。建安二年(197年)国除为郡,治陈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周口市和淮阳、鹿邑、柘城、太康、西华等县地。属豫州。三国魏复为陈国,以曹植为陈王。后植子志徙封济北王,又改为陈郡。南朝宋移治项县(今河南沈丘县)。魏、晋、南朝宋属豫州,东魏属北扬州,北齐属信州,北周属陈州。隋开皇初废。


猜你喜欢

  • 兰山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沂州。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北兰山镇。六年(623)省入临沂县。②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为沂州府治。治所即今山东临沂市。1914年改临沂县。(1)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

  • 索格狄亚那

    在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 (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公元前6至5世纪属波斯帝国行省。其地后来为康居的 一部分。

  • 安育县

    西魏改石门县置,为武都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北周改名将利县。古县名。西魏以白石县改名,治今甘肃省陇南市东南白龙江北岸。为武州治。北周改名将利县。

  • 屯州

    北周置,治所在馆陶县(今河北馆陶县)。隋大业初废。

  • 高林山

    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6巢县: 高林山在“县南六十里。山盘伏数里,林木高耸。山下有高林市”。

  • 师家山

    在今四川松潘县东一百九十里小河乡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1《边防记》:“《志》云:(小河)所北二十里师家山。一名文山。宋时师、文二大姓居之。山麓有文山关,又有师家铺,则界于龙州也。”

  • 昆都仑召

    在今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昆都仑河右岸。始建于清雍正七年 (1729)。汉名法禧寺。“昆都仑”,蒙古语意为横山口。原有大经堂及殿宇二十三座、藏经塔四座。现存经堂、殿宇十二座。殿堂内原有彩绘和塑像多已不存

  • 飞水关

    ①明置,在今四川荣县东南。《明史·地理志》荣县:“有瓮溪关、飞水关,俱洪武间置。”②明置,属荣经县。在今四川荥经县西三合乡(飞水场)。《方舆纪要》卷72荣经县“天险关”条下:“又飞水关亦在县西北路,出

  • 二站

    又作甘井子(今黑龙江省甘南县治)。民国《黑龙江志稿》卷2:甘南设治局“地濒音河之西岸,旧名二站”。

  • 桑园沟口

    即今河北平山县西北桑园口乡。《方舆纪要》 卷14平山县: 桑园沟口 “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北至龙泉关二百二十八里。弘治元年置戍。其南为牛圈沟、神堂岭、石槽沟等口,俱宏治嘉靖间戍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