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隆平县

隆平县

①即崇平县。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隋书·地理志》 作“隆平”。

②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交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大业初属交趾郡。唐武德四年(621) 为隆州治。贞观元年 (627) 属交州。先天元年 (712) 改为太平县。

③北宋开宝二年 (969) 改昭庆县置,属赵州。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熙宁六年(1073) 废为镇。元祐元年 (1086) 复置,属赵州。大观二年 (1108) 移治今隆尧县。金属沃州,元复属赵州。明洪武初废,十三年 (1380) 复置。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7年撤销,并入隆尧县。


古旧县名。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改昭庆县置,治今河北省隆尧县。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临城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属赵州。金属沃州。元仍属赵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省入柏乡县,十三年复置。仍属赵州。清初改属正定府,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赵州。1947年解放后撤销,与尧山县合并改为隆尧县。


猜你喜欢

  • ①春秋齐地。在今山东沂源县西南。《春秋》:隐公六年(前717),“公会齐侯盟于艾”。杜注:“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②春秋吴邑。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司前乡龙岗坪。《左传》:哀公二十年(前475),“吴公子庆

  • 铁笼山

    在今甘肃礼县西南。民国 《礼县县志》 卷1: “县西南三十里曰铁笼山,昔汉姜维屯兵于此,上有营垒,遗迹旁有竹林沟。相传姜维射司马师处,下为斗底峪,路狭奇险绝伦。”

  • 茏城

    亦作龙城。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境。《史记·匈奴列传》: 汉元光五年 (前130),车骑将军卫青击匈奴,“出谷,至茏城”。即此。即“龙城(1)”。

  • 渭滨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周城县置,属岐州。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渭河北岸。大业二年 (606)改为郿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周城改名,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属扶风郡。大业二年(606

  • 鄂尔昆城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建,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东北。为清在外蒙古地区主要屯田区,亦为主要驿站之一。

  • 白槀戍

    在今河南麻城市东北。《魏书·任城王澄传》:澄“遣长风戍主奇道显攻萧衍阴山戍,破之。……仍引攻白槀戍,又破之,斩其宁朔将军、关内侯吴道爽”。即此。

  • 龙角洞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八十二里天星寨北、鸭保寨西南。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两面高山,中有冲垅,蛇径盘屈,为苗中扼要之地”。清乾隆征苗时设粮台于此。

  • 铜官城

    在今安徽铜陵县东三十里顺安镇。《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杨行密谓诸将曰:“孙儒之众十倍于我,吾战数不利,欲退保铜官。” 即此。

  • 羡溪

    在今安徽含山县南,古濡须坞东三十里。《三国志·吴书·朱桓传》: 黄武元年 (222),“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仁欲以兵袭取州上,伪先扬声,欲东攻羡溪”。即此。古水名。在今安徽省无为县东北,西去

  • 虹螺蚬镇

    清置,属锦西厅。即今辽宁葫芦岛市北虹螺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