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江
又名来宾水。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05象州: 雷江 “在来宾县 (今城厢镇) 西北三十里,流入县界。《旧经》 云: 往有毛雷捕鱼于此,因名”。清乾隆 《来宾县志》 卷1: 雷江 “源发自南二里李村之雷山。泉初出,放声如雷,逶迤经未江、枫木二村,出老鸦渡会于大江 (今红水河)”。
又名来宾水。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05象州: 雷江 “在来宾县 (今城厢镇) 西北三十里,流入县界。《旧经》 云: 往有毛雷捕鱼于此,因名”。清乾隆 《来宾县志》 卷1: 雷江 “源发自南二里李村之雷山。泉初出,放声如雷,逶迤经未江、枫木二村,出老鸦渡会于大江 (今红水河)”。
在今江苏如皋市东南六十里。《清一统志·通州》: 高阳荡 “西接运盐河,东通海。一名祥符河。久淤”。
在今陕西志丹县北,接靖边县界。《清一统志·延安府一》:芦关岭“在安塞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接靖边县界。延水源出此”。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与浦江县接界处。《方舆纪要》卷90严州府建德县:井硎岭“在府(治今梅城镇)东南五十里。路通浦江,明初李文忠克严州,进兵下浦江,盖取道于此”。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军由浦江经此岭克
北宋置,属龙游县。即今浙江龙游县东三十里湖镇。古镇名。即今浙江省龙游县东湖镇。北宋置,属龙游县。明、清称湖镇,置有巡检司。
南宋庆元中置,属夔州路。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后废。南宋庆元年间置,治今贵州省开阳县西北,属大万古乐。后废。
即今湖南保靖县东南四十四里葫芦镇。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葫芦寨 “乱山合沓,小坪平衍,为由保至乾州必由之路”。清乾隆征苗时设立台站于此。
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东南五站镇。民国汤尔和译《黑龙江》肇州:有“五站(扎拉木台)。清末《黑龙江全界地图》:呼兰县西南有扎拉木。
西魏改郑县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隋开皇初改为顺阳县。古县名。西魏改郑县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属顺阳郡。隋开皇初废。
即今西藏那曲县。《清一统志·西藏》载: “卫地东北与青海诸部接界处。哈剌乌苏,设一堪布剌嘛; 木鲁乌苏设一蒙古寨桑,以供应往来使者马匹、响导及文移邮递之处。” 蒙古语 “哈喇” 意为黑,“乌苏” 意为
在今湖北荆沙市西。《水经·江水注》:“其下谓之邴里洲,洲有高沙湖,湖东北有小水通江,名曰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