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关
唐置,故址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方舆纪要》卷41蒲州:风陵关“路通潼关,唐圣历初,于风陵堆南津口置关,以讥行旅”。
唐置,故址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方舆纪要》卷41蒲州:风陵关“路通潼关,唐圣历初,于风陵堆南津口置关,以讥行旅”。
在今湖北巴东县北。《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东奔峡在“县北二十里。两岸孤峰绝壁,蜀江经流如马奔轶”。
①即察罕脑儿。今河北沽源县北囫囵诺尔。金代称白泺,元代称白海、察罕脑儿。金世宗建避暑宫景明宫、元世祖建察罕脑儿行宫(又称白海行宫)于其地。②蒙古名插汉脑儿,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查干诺尔(又作库尔查干诺尔
在今贵州水城县西北。清置亥仲汛,有把总驻此。
①即白石山。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北二十里。《寰宇记》卷5渑池县:“广阳山,在县东北二十里。亦名渑池山。”②即鲋鰅山。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唐杜佑《通典》卷180魏州顿丘县:鲋鰅山“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阴”。《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米亚罗镇。天宝八年(749)徙云山郡治此,改为天保郡。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新蔡县置,属蕲州。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大河镇东一里白花坂。《元和志》 卷27黄梅县: “因县北黄梅山为名。” 大业初属蕲春郡。唐属蕲州。元属蕲州路,徙治今黄梅县。明属蕲州
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南三十二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1889—1927)出生于此。建有李大钊故居纪念馆。
本名临晋关。战国魏置,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扼蒲津渡口。历代倚为秦、晋间重险。汉武帝改称蒲津关。其后简称蒲关,或沿用临晋关旧名。《周书·武帝纪》: 建德五年 (576),“凉城公辛韶步骑五千
亦作宝立屯。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北宝力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昌图府: 宝力屯 “在府城西北五十里”。
北宋政和八年(1118)改寿宁军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宋史·地理志》 茂州:“寿宁砦本羁縻直州,政和六年建寿宁军,在大皂江外,距茂州五里。八年,废为砦。宣和三年废砦为堡。”次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