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陵

马陵

①春秋卫邑。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左传》:成公七年(前584),晋景公与诸侯“同盟于马陵”。战国属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41年,齐将田忌用孙膑之计,大破魏庞涓于“马陵”,即此。另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

②即今山东莘县西南马集。《春秋》:成公七年(前584),“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 同盟于马陵”。《史记·魏世家》:魏惠王三十年(前340),齐宣王用孙(膑)计,救赵击魏。魏“太子果与齐人战,败于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正义》引虞喜《志林》云:“马陵在濮州鄄城县(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孙膑伏弩杀庞涓,即此地。一说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

③战国韩邑。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马陵冈。《史记·韩世家》:“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即此。


(1)古邑名。(1)春秋卫邑。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春秋》成公七年(前584年):“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即此。(2)即今山东省莘县西南马陵,一说在今河南省范县西南,或以为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战国齐邑。公元前341年,齐将田忌用孙膑计,诱魏惠王太子申及庞涓至马陵,大破之,即此。(3)在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南马陵关。战国赵邑。《战国策·燕策二》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兵伤于离石,遇败于马陵,即此。(4)在今河南省长葛市东北。战国韩地。《史记·韩世家》:懿侯二年(前373年),“魏败我马陵”,即此。有马陵岗。(2)集镇名。在山东省莘县西部。属大张家镇。人口 1810。据传,很早以前,此地有一个大丘陵,地势复杂,马隆在此居住,故名马陵。有农机修配、木器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厂、饭店、榨油、理发等业。通公路。


猜你喜欢

  • 柏固寨

    在今浙江衢县东南四十五里上板固村。明置柏固巡司于此。

  • 华夏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南距控拜暗沙6.4海里,东北距西门暗沙5.4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华夏暗沙。

  • 赵佗城

    ①指赵佗扩建南武城后的番禺城而言。在今广东广州市内。元 《大德南海志》 卷8云: “州之东,旧有赵佗城古迹,颓垣废垒而已。余襄公诗云‘千载犹存古越城’ 者,即其地也。”②在今广东仁化县北城口镇。《舆地

  • 北关隘

    在今广东普宁市北洪阳镇北。《方舆纪要》卷103普宁县:北关隘在“县城(今洪阳镇)北。城南有南关隘”。

  • 勋州

    ①唐天祐元年 (905) 改辩州置,治所在石龙县 (今广东化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市及广西陆川县部分地。五代南汉复改为辩州。②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通州镇。南宋后废。

  • 义泉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卧龙山。《方舆胜览》卷57夔州:义泉“源出卧龙山”。南宋王十朋《题卧龙山观音泉二十韵呈行可元章》诗云:“曰汲卧龙水,屡頳担夫肩。……官费接筒竹,民蠲沽水钱。丁零后来者,莫负义名泉。”

  • 允山县

    即胤山县。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方舆纪要》卷68广元县:允山城“在县东南。……天宝初,改(义清)曰允山,宋初改为平蜀县”。

  • 新宥州

    即宥州。唐元和九年 (814) 于经略军置,治所延恩县 (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带。元和十五年(820) 徙治长泽县 (今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后为吐蕃

  • 大亚齐国

    指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的亚齐特区一带。一名哥打拉夜。清谢清高《海录》卷中:大亚齐国“在锡哩西北,疆域稍大,由红毛浅外海西北行日余即到”。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重迦罗”条译作亚崎。《明史·外国列传》

  • 宏路驿

    元至元间置,属福清县。即今福建福清市西宏路镇。明、清亦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