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鲁山县

鲁山县

北周改山北县置,为鲁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鲁山县。隋开皇初改为鲁县。唐初复改为鲁山县,为鲁州治。后属汝州。明属汝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中部。属平顶山市。面积2432平方千米。人口82.9万。辖6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鲁阳镇。因县城东有鲁山得名。《读史方舆纪要》汝州鲁山县:鲁山“在县东北十八里。山高耸,迥出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春秋为鲁阳邑,属楚。西汉置鲁阳县,治今址,属南阳郡。东汉、三国魏因之。晋属南阳国。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为山北县,治今鲁山县;二十二年置鲁阳郡,治山北县。太和年间置广州,其后省。永安二年(529年)复置广州。治鲁阳郡。北周改山北县为鲁山县。隋开皇初废鲁阳郡,大业初废广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鲁州。贞观元年(627年)废鲁州,县属伊州;八年改属汝州。宋、元、明、清因之。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3年改属平顶山市。地处伏牛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沙河自西向东流经县境,有昭平台水库和白龟山水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稻、烟叶、花生、甘薯等。矿产有煤、萤石、蛭石、石墨、石膏、大理石、铝土等。工业有煤炭、化肥、机械、铸造、水泥、印刷、缫丝、纺织等。焦柳铁路和207、311国道及郑南西线公路经此。古迹有邱公城新石器时代遗址、望城岗汉代冶铁遗址、唐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书丹的元次山墓碑。县境西部有石人山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铜源坊

    唐铸钱地。在今山西翼城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绛州翼城县有铜源钱坊。《清一统志·平阳府》: 蜀山 “在翼城北三十里,相传旧铸钱处,唐铜源监置此”。唐置钱坊,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新唐书·地理志》:

  • 谷渠

    在唐东都城西南,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5载:谷渠“渠在雒水之北, 自苑内分谷水东流,至城之西南隅入雒水”。

  • 南襄郡

    南齐置,治所即今湖北南漳县。西魏改置南襄阳郡。南朝齐置,治新安县(今湖北省南漳县境),属雍州。辖境约今湖北省南漳县一带。西魏改置南襄阳郡。

  • 绥化县

    ①东魏武定七年 (549) 置,属淮阳郡。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古泗水西岸。北周改名淮阳县。②北周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北二十里古城村。保定元年 (561) 改为虞乡县。③1913年降绥化府

  • 高广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莒县南。宣帝封城阳荒王子勋为高广侯,即此。东汉省。西汉甘露四年(前50年),宣帝封城阳荒王子勋为高广节侯置,治今山东省莒县东南。属琅邪郡。东汉省。

  • 同普县

    清宣统三年(1911)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后属西康川边道,改设江达宗。古旧县名。原为德格土司地方,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土归流设同普县,治同普(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原属川

  • 金口

    在今江西金溪县西北。为金溪水注入抚河之口,因名。《陈书·周文育传》: 永定三年 (559),讨王琳、余孝励,“文育遣吴明彻为水军,配周迪运粮,自率众军入象牙江,城于金口”。王琳攻周迪,“迪等败绩,文育

  • 季家市

    即今江苏靖江市东北季市镇。清时有巡检驻此。

  • 直门

    即直城门。汉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面的中门。《三辅黄图》 卷1: “长安城西出第二门曰直城门。《汉宫殿疏》 曰: 西出南头第二门也,亦曰故龙楼门。门上有铜龙。本名直门。王莽更曰直道门端路亭。”

  • 宣德门

    ①即清明门。汉长安城东面中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南玉女村北。王莽改名宣德门。②北宋东京 (今河南开封市) 皇城中南门,为正门。一称宣德楼。《宋史·地理志》: “宋初,依梁、晋之旧,名曰明德,太平兴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