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洑江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78监利县: 鲁洑江在 “县东南三十里。上流曰大马长川,自大江分流,经县南十里,东流为鲁洑江。相传以鲁肃尝屯兵于此而名。又东北入沔阳州境,谓之长夏河”。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78监利县: 鲁洑江在 “县东南三十里。上流曰大马长川,自大江分流,经县南十里,东流为鲁洑江。相传以鲁肃尝屯兵于此而名。又东北入沔阳州境,谓之长夏河”。
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宋书·柳元景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元景以军食不足,难可旷日相持,乃束马悬车,引军上百丈崖,出温谷,以入卢氏”。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南。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伐,雍州
金置,属乐安县。即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九十里高港。明置高家港巡司。古镇名。即今山东省广饶县东北高港。金时属乐安县。明时置巡检司于此。
清初对长城以南的明代故土仍沿明制分为十五省,改其中的北直隶为直隶省,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初分陕西为陕西、甘肃两省,湖广为湖北、湖南两省,江南为江苏、安徽两省,共为十八省(边疆地区由将军、都统、参赞大臣
北魏和平三年(462)置,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孝昌二年(526)于此置长蛇县。古镇名。北魏和平三年(462年)置,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北。为陇东军事要镇。《魏书·陆真传》:“初置长蛇镇,真
在今陕西三原县北。《方舆纪要》 卷53三原县: 和宁堡 “在县北。姚秦初秦冯太守兰椟率众自频阳入和宁,谋攻姚苌于长安,是也”。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境。《明史·云南土司传》:洪武十八年(1385),“百夷思伦发叛,率众十余万攻景东之北吉寨”。即此。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弋阳郡。治所在安丰故城(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后为边城郡治。大明八年(464)又属弋阳郡,后复为边城郡治。北魏改为期思县。南朝陈复为边城县。隋开皇初又改为期思县。南朝宋
又作桃园集。即今山东曹县西北七十里桃源集镇。旧属菏泽县。《清一统志· 曹州府一》:桃源集 “在菏泽县西南六十里。本朝设督捕同知驻此”。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西江东岸扶赖村。《清一统志·肇庆府》:扶赖营“在封川县(今封川镇)东二十里江北岸,相近有都乐营。明隆庆五年建”。
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村。三国魏废。古县名。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以楼顺乡置,治今山西省朔州市东南。属雁门郡。东汉为雁门郡治。建安中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