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胡氏宗祠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瀛州乡大坑口村。古称龙川。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现存多为清代建筑。三进七开间,梁柱、额枋、隔扇窗等均饰有人物、花卉、鸟虫等图案的木雕,为同类建筑中所不多见。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瀛州乡大坑口村。古称龙川。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现存多为清代建筑。三进七开间,梁柱、额枋、隔扇窗等均饰有人物、花卉、鸟虫等图案的木雕,为同类建筑中所不多见。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福建惠安县东。明洪武二十年 (1387)置黄崎巡司于此。清初废,有把总驻此。
一名南斑河。在今云南省南部。源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北部,南流经思茅市东、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至勐腊县西北注入澜沧江。清《乾隆内府舆图》 作梭江。 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作
亦称老羌、老掐、罗车、罗刹、逻车、罗禅。即沙皇俄国。清康熙 《平定罗刹方略》 卷1:“罗刹者,鄂罗斯国人也。鄂罗斯僻处西北绝域,自古不通中国。其人率皆犷悍贪鄙,冥顽无知。所属有居界上者,与黑龙江诸处密
①汉高帝二年 (前205) 改河南国置,治所在洛阳县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辖境相当今河南原阳、中牟二县以西,孟津、伊川二县以东,孟津至荥阳段黄河以南,汝阳、临汝、新密、新郑等县市以北地。东汉
明宣德中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里。正统元年(1436)改属叠溪千户所。八年(1443)改属茂州卫。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2引《边防记》:“《土夷考》曰:茂州北路有长宁安抚司。其先历日
即函谷关城。在今河南新安县。《周书·武帝纪》: 保定五年 (565),“冬十月辛亥,改函谷关城为通洛防”。又 《隋书· 李穆传》: “奉诏筑通洛城。” 唐贞观元年 (627) 新安县移治于此。在今河南
在今西藏拉萨市。清 《西藏图考》 卷5: 宗角 “在布达拉北二里许,林木荫翳,景致甚幽,亦达赖喇嘛避暑处”。
在今山东邹城市北五里。《方舆纪要》卷32邹县“距越山”条下:“又有岗山,《志》云:山分南北两冈,并高耸。”在山东省邹城市区北。以山北麓分布在长约300米俗称“狼沟”山峪中的摩崖石刻著名。北周大象二年(
①即今吉林松原市东南榆树沟乡。《吉林乡土志》: “榆树沟者,据当地老人云,该处于未开辟时,蜿蜒八杄,天然满生榆树,地形低下成沟。迨至清道光年间,始经开放,土地膏腴,收获恒丰。而人民渐聚,成为村落,乃名
又称西佐支线。为京汉铁路支线。自今河北邯郸市南马头西至峰峰(即西佐)。长20.6公里。今为马磁线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