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山州置,治所在龙池县(今广西博白县西南龙潭镇)。乾元元年(758)复为山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山州置,治龙池县(今广西博白县西南龙潭镇)。辖境同山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山州。
唐天宝元年(742)改山州置,治所在龙池县(今广西博白县西南龙潭镇)。乾元元年(758)复为山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山州置,治龙池县(今广西博白县西南龙潭镇)。辖境同山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山州。
即今河南尉氏县东十八里乡。清道光《尉氏县志》卷3《村镇》:“十八里村,至城十八里。”
一作三巴。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区那如乡驻地色那贡巴。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载:“三纳拉巴族,属下五十户,东至达隆宗(边坝),南至俄喀,西至拉哩(嘉黎),北至加树边噶尔。”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东北章古台苏木。清时为奈曼旗驻地。“章古台”,蒙古语意为苍耳。
即今台湾省南投、高雄、屏东县境之高屏溪,南流入台湾海峡。《清一统志·台湾府》:下淡水溪“在凤山县东南三十里。《旧志》:自淡水社西流入海。旁多水田,利畜牧。亦名下湛溪”。在台湾省本岛南部。亦称高屏溪。因
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或包头市境。《汉书·匈奴传》: 王莽始建国三年 (11),匈奴单于“遣左骨都侯、右伊秩訾王呼卢訾及左贤王乐将兵入云中益寿塞,大杀吏民”。
一作渑池。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史记·六国年表》: 赵惠王二十年 (前279),“与秦会黾池,蔺相如从”。即此。古邑名。又作渑池。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史记·六国年表》: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
明洪武初置,在今河南淮阳县。辖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后废。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析泰州东北境置,属扬州府。治所即今江苏东台市。以东台场为名。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87年改设东台市。古旧县名。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析泰州东北境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巨甸镇。清置巨甸汛。
一作四女寺。在今山东武城县东北四十二里。宋名安乐镇。《清一统志·东昌府二》:四女树镇,“《县志》:安乐镇,今名四女树镇,在卫河东岸。相传汉时有傅长者生四女,因无兄弟,守贞养亲,共植一槐于此,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