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鸠寨
亦作龙鸠堡、笼鸠寨。南宋置,属嘉州犍为县。在今四川沐川县东南大楠乡龙水村。《宋史·黄畴若传》:南宋开禧间,“(董)蛮再犯龙鸠堡”。即此。
亦作龙鸠堡、笼鸠寨。南宋置,属嘉州犍为县。在今四川沐川县东南大楠乡龙水村。《宋史·黄畴若传》:南宋开禧间,“(董)蛮再犯龙鸠堡”。即此。
又名石花山。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16镇沅府:鸟连山“山高林茂,群鸟常集,因名”。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以广昌县改名,为鄱阳郡治。治所在今江西波阳县北石门街镇。南齐属鄱阳郡。陈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浩州。八年(625)并入鄱阳县。②五代晋天福初改贵乡县置,为广晋府治。治
即今江西新干县东北二十三里溧江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6: 临江府新淦县东北有溧江。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北。后废。又称昔不梁。元置,治今贵州省贵定县西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降中州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瓦岗)。明废。古县名。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沙麻部为中州,二十二年降为县,治今四川省昭觉县东中回甸。属建昌路。明洪武十
1913年改伊通州置,属吉林省吉长道。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吉林省。1988年改设伊通满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由伊通州改置,治伊通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1988年
在今山东临沂市西。《资治通鉴》:唐乾符三年(876),王仙芝攻沂州,“天平军奏遣将士张晏等救沂州,还,至义桥”。即此。
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寰宇记》卷149万州武宁县:木枥山“在县(旧治在今武陵镇)东南十三里。山顶有池,冬夏可验其浅深,随大江水涨增减”。《舆地纪胜》卷177万州:木枥山“在武宁西十余里。《图经》云:昔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清一统志·潞安府》 “丰仪镇” 条下: “其北为苗岳镇。”
一名夫彝水。在今广西资源县境,为资水上源。《清史稿·地理志》 全州:“西延水出州西,东北合众小水,入湖南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