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官

三官

①大乐正、大司寇、司市合称。见《礼记·王制》。②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合称。③司马、司徒、司空合称。见《左传·昭公四年》。④指齐国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号令的三种官。见《管子·兵法》。⑤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三种官的合称。见《荀子·解蔽》。⑥西汉“上林三官”的省称。⑦魏晋南北朝“廷尉三官”或“建康三官”的省称。


三官,在不同时期、不同著述中指不同的三位官员,主要有以下几种:1、指大乐正、大司寇、司市三官,见《礼记·王制》。2、指司马、司徒、司空三官,见《左传·昭公四年》。3、指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三官,见《礼记·王制》。4、指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三官,见《荀子·解蔽》。5、指军队中掌鼓、金、旗而发布军令的三官,见《管子·兵法》。6、指掌管均输、钟官、辨铜令三官,见《史记·平准书》。7、西汉“上林三官”、魏晋南北朝“廷尉三官”、“建康三官”的省称。

猜你喜欢

  • 提控案牍

    官名。元朝始置,为各衙署首领官。置于府、上中州者为专职,置于路总管府及肃政廉访司者为兼职。掌文书案牍之事。多由书吏及都目升任,未入流。明朝置于各布政使司理问所,初置知事,后改此职,未入流。掌刑名诉讼之

  • 京辅都尉府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立府潼关,设京辅都尉一员、副都尉一员,领兵护卫京畿。

  • 翰林医诊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置,为从八品医官阶官。医官名,也是医官官阶名。宋代设此医官,供内诗。见《宋史·职官九·医官》。

  • 左游击倅长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游击率上士属官,正一命。

  • 邻保

    居民编制单位。唐制在里之下以四家为邻,三家为保。邻与保不设长,与秦代的什伍组织不同。而且唐代治安监督之任,在农村寄诸村正,在城中寄诸坊正,故邻里纯为编户计数上的名称,邻与保之别亦仅数量上有奇偶之差,以

  • 女真州学教授

    学官名。金置于女真州学,掌教金族子弟。

  • 园邑令

    官名。汉有园令,三国魏沿置,称园邑令。《汉书·献帝纪》记魏青龙二年(公元2 34年),山阳公卒,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置园邑令丞。魏诸陵园邑令属太常,秩六百石,第七品,掌守陵园,案行扫除。蜀吴同。

  • 札萨克喇嘛

    封号。清朝藏传佛教之职任喇嘛。位在札萨克达喇嘛之下。驻京喇嘛设四人。蒙古各庙徒众过五百人者设一人。分理寺庙宗教事务。

  • 掌案

    杂任职名。唐置,属中书省,员额二十人。

  • 詹事院

    官署名。辽朝始置,设詹事、少詹事、詹事丞等官,以掌辅导皇太子之事。金沿置、元朝改设左、右詹事、副詹事等官。文宗时曾更名储政院,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复旧名。改设詹事、同知、副詹事。明初不置,洪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