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书科中书舍人

中书科中书舍人

官名。明置,掌书写敕诰等。见《明史·职官三·中书科》,详“中书舍人”条。


官名。明代始置,属内阁。员额二十人,掌书写诰敕、制诰、银册、铁卷等事。凡草请诸翰林,宝请诸内府,左卷及勘籍,归诸古今通集库。凡大朝会,则侍班;东宫令节朝贺,则导驾侍班于文华殿;册封宗室,则充副使;南郊大祀,则随驾而供事。舍人秩从七品,以年资深者一人掌印。清代沿设中书科,专司缮写册文、诰敕等事。顺治初年设中书舍人十二人,以资俸深者掌理科事。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定为满中书二人,汉中书四人。推资俸深者一人为掌印,一人为掌科。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增设管中书科事汉内阁学士一人。次年改管科事为稽察科事满、汉内阁学士各一人,均由内阁学士内选任。满中书缮写清字册文、诰、敕,汉中书缮写汉字册文、诰、敕。另设笔帖式十人,供事八人,协助办理各项事务。

猜你喜欢

  • 军衡司司长

    官名。清末陆军部军衡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由副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掌军衡司事。

  • 事务员

    官名。北洋政府设于将军府事务厅,员额四人;其下设参谋、副官各四人,秘书、书记各两人。一般机关如法律编查会与修订法律馆在事务员长之下亦设事务员,为一般职员。

  • 库藏司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核国库出入款项、各省报解京饷各项经费、收放颜缎两库物料,核议苏杭两省织造奏销,盘查银缎颜三库。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官署名。民国初

  • 辅师

    官名。 西周置。 乐官。《辅师��簋铭》:“荣伯入右辅师��。王呼作册尹册命��曰:‘更乃祖考司辅。’”

  • 河台

    清朝河道总督之俗称。清朝对河道总督的别称。见“河道总督”条。

  • 掌纳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职内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主管财税收入的事务。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所属有掌纳上士,正三命;掌纳中士,正二命。其职掌相当于《周礼》天官的职内。

  • 检定考试

    国民党政府考试类别之一。检定考试为补救一般有中等以上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与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者得有资格参加高、普两级考试而设。检定考试分为普通检定考试与高等检定考试两种:普通检定考试以省教育厅

  • 县记室

    县门下吏名。北齐京县主记与记室并置,见《隋书·百官志中》。参见“县主记掾”。

  • 储贤馆

    馆名。郑成功设于思明州(今厦门),容纳明朝遗臣及文人。馆中人员多转而协助六官办事。

  • 推授

    清朝官缺补授方法之一。指凡不经开列具题,而以应升之员论俸推取,经引见而授官之例。在京钦天监监副,翰詹坊缺及其他司官等员,或论俸推取二十人,引见奉旨补授; 或拟定正陪,引见奉旨补授。清代任命官员的方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