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兵马使
官名。唐朝元帅、都统、招讨使属官之一,出征则置一员。
官名。唐朝元帅、都统、招讨使属官之一,出征则置一员。
官名。西晋置。《华阳国志·南中志》:西晋武帝太康五年(284),罢宁州,置南夷,以天水李毅为校尉,持节,统兵镇南中,统五十八部夷族都监行事。”立府,设长史,司马、参军等僚佐。可举秀才、廉良,职掌与刺史
文书处理制度。明清题本批红后,由六科值日给事中赴内阁领出,分别传钞有关衙门执行,是为科钞。科钞本有正钞、外钞之别: 钞发主管衙门的为正钞; 关系衙门的为外钞。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府的内部机构。掌府内医疗之事,职官设置不详。
官名。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北洋政府国务院置,得代理秘书长。次年取销。
吏名。清置于八旗都统衙门,帮办章奏文移。
官名。辽置,见“汉儿行宫都部署院”。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虞部下大夫泽虞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即掌帅千人的将官,秦和西汉皆置。《汉书·靳歙传》:“击秦军开封东,斩骑千人将一人。”注:“如淳曰:骑将率号为千人。《汉仪注》边郡置部都尉、千人、司马、候也。”千人,掌帅千人之将官;骑兵中的“千人
官名,东汉置,即灌谒者,详“灌谒者”。
参见“住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