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爵郎中
官名。 北齐吏部始置, 为主爵曹长官,一员,六品上。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主爵郎置,为吏部主爵司长官,一员,从五品上,掌封爵等事。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为司封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又改为司封郎中,中宗神龙元年(705)再复,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定名司封郎中。
官名。 北齐吏部始置, 为主爵曹长官,一员,六品上。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主爵郎置,为吏部主爵司长官,一员,从五品上,掌封爵等事。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为司封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又改为司封郎中,中宗神龙元年(705)再复,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定名司封郎中。
察举科目之一。实行于汉代,其时迷信阴阳术教,故常有举明习阴阳灾异者的诏令。如《汉书·元帝纪》记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六月下诏说:“盖闻安民之道,本由阴阳,间者阴阳错谬,风雨不时……。丞相、御史举天下
官名。北宋初以检校官判四方馆,太宗淳化四年(993)置使,掌馆事。后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阶官,属横班诸司使。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置二员,使领本职,正六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
北洋政府规定,凡大总统对于官吏、上官对于属官的差委命令,称为委任令。
官名。①突厥置。是突厥语的音译。为其主要大臣,世袭,无员限。《周书·突厥传》: “(突厥)大官有叶护,次设,次特勤,次俟利发,次吐屯发,及余小官凡二十八等,皆世为之。”② 回鹘置。后回鹘葛勒可汗封唐敦
官名。清朝太常寺神乐观之属官。顺治元年(1644)设,左、右各一人,正八品。乾隆七年(1742)兼隶乐部,八年裁。
即“甲喇章京”。官名。清太祖辛丑年,始编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扎兰,置一扎兰额真,总理扎兰事务。太宗天聪八年,改扎兰额真为扎兰章京,世祖顺治八年,定扎兰章京为汉字“参领”。见《清史稿·职官四·骁骑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为大本营的参谋机构。见“大本营”。
官名。南朝梁、陈置。参见“染署令”。
参见“荫监”。
官名。北齐置,见“食官署令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