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五兵尚书

五兵尚书

官名。属尚书省。三国魏始置,掌军事枢务,主管全国军事行政,领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五郎曹。西晋初不置,武帝太康 (280—289)间复置,分中兵、外兵为左右,共领七郎曹,仍称五兵。东晋、南朝沿置。但宋、南齐仅领中兵、外兵二曹,梁、陈仅领中兵、外兵、骑兵三曹。魏、晋、宋皆位三品,梁十三班,陈三品。十六国后燕及梁末侯景改名七兵尚书。北魏定称七兵尚书。北齐初沿北魏制,后复称五兵尚书,领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右外兵、都兵五曹,管理全国兵籍、征兵、仪仗等军事行政。三品。但因北齐于尚书省外别置外兵省、骑兵省管理全国兵马枢务,所以五兵较前权轻。隋以后改置“兵部尚书”。


官名。魏置五兵尚书,即后代兵部尚书的前身。五兵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晋沿其制,又把中兵和外兵各分为左右。宋、齐、梁、陈皆置。北齐的五兵尚书统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右外兵及都兵,左中兵掌诸都督告身和诸宿卫官,右中兵掌畿内丁帐事和诸兵力士,左外兵掌河南及潼关以东诸州丁帐及发召诸兵,右外兵掌河北及潼关以西诸州丁帐及发召诸兵,都兵掌鼓吹太乐部小兵等事。见《通典·职官五·兵部尚书》。

猜你喜欢

  • 龙飞恩例

    见“龙飞榜”。

  • 关内领侯将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虎置。《晋书·苻洪载记》: “(洪)累有战功,封西平郡公,其部下赐爵关内侯者二千余人,以洪为关内领侯将。”

  • 搽里八田地里管民万户

    官名。元朝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隶乌思藏宣慰司,治所在今西藏拉萨市东郊蔡公堂,由掌握搽里八派主寺的噶尔氏贵族充任。

  • 清档房

    官署名。① 清朝吏、礼、兵、刑、工五部所属机构,掌理满文档案。分别由各部堂主事兼管,吏、礼、兵、刑四部各二人,工部三人,均为满员。②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属机构。同治三年(1864)设。置提调二人,掌

  • 辨铜

    官名。辨铜,也写作“辩铜”,辩通辨。汉置此官,属水衡都尉,负责分辨铜的品种和好坏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 录白

    官府文书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枢密院得皇帝宣旨,皆另以白纸书知枢密院、同知枢密院宣奉行讫,录送门下省。其中,当面得旨者称录白,皇帝书面批示奏章者称画旨。

  • 广东道监察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属广东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三至五人。后增至七人。南京都察院亦设三人。皆秩正七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乾隆十四年(1749)定制,设掌印御史满、汉各一

  • 陆军部承政厅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由兵部、练兵处有关机构改并。掌本部文牍收发、经费出入、各官差缺、各员功过并全部庶务,凡不属各司事项皆归管理。辖秘书、典章、庶务、收支四科。设左、

  • 必里公万户

    即“迷儿军万户”。

  • 委署司匠

    官名。清朝内务府所属机构之属官。营造司之铁作、漆作,养心殿造办处等处皆设。无品级。隶于司匠之下。分掌器物造作及管理匠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