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① 西周武官。《师旂鼎铭》: “师旂众仆不从王征于方。”②春秋战国时掌御车之官。《国语·晋语七》:“魏绛斩其仆。”韦昭注: “仆,御也。”秦、西汉亦置,为詹事属官。西汉诸侯王国属官原有太仆,汉武帝改曰仆,秩千石。后代或因或改。③魏晋南北朝太子仆省称。详 “太子仆”。④春秋战国时家臣合称。《礼·礼运》: “仕于家曰仆。”《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1、武官,西周置。《师旂鼎铭》:“师旂众仆,不从王征于方。”

2、御车官。春秋时置。《国语·晋语七》:“魏降斩其仆。”韦昭注:“仆,御也。”其后,魏、韩、齐、秦等皆置。

3、掌车马。秦汉皆置,属詹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后汉书·百官四·大长秋》:“中宫仆一人,千石。本注曰:宦者。主驭:太仆,秩二千石,中兴省‘太’,減秩千石,以属长秋。”又太子少傅的属官有太子仆一人,千石,掌车马,职如太仆。见《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汉初,王国置太仆,主车及驭,汉武帝改王国太仆为仆,省太字,职事不变。《后汉书·百官五·中尉》:“郎中令一人,仆一人,秩皆千石……仆主车及驭,如太仆。本注曰:太仆,比二千石,武帝改,但曰仆,又減其秩。”汉武帝改太仆曰仆,是改王国之太仆曰仆,而非改天子之太仆曰仆。东汉天子之太仆仍称太仆。《后汉书·百官志二·太仆》:“太仆,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车马。天子每出,掌驾上鹵簿用;大驾则执驭。丞一人,比千石。”

4、家臣。春秋战国时家臣称仆。《礼记·礼运》:“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左传·昭公七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参看“太仆”条。

猜你喜欢

  • 白簿治礼吏

    官名。南朝齐置。太常国学属官,员八人,五品。

  • 东宫摘句郎

    官名。三国魏置,八品。隶太子詹事。官名,也称文学摘句郎或东宫文学摘句郎。三国魏置,属太子詹事,八品,掌文学摘句。

  • 鹰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统领鹰军。以鹰名军,取其迅捷之意。设详稳等职。

  • 作战局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为大本营的参谋机构。见“大本营”。

  • 发弩官

    官署名。汉朝郡国所置工官之一。据《汉书·地理志》,南郡置有此官。颜师古注:“主教放弩也”。疑此说误,似为专门制造弩器之工官。官名,汉置,掌教弩射。《汉书·地理志》:“南郡……有发弩官。”注:“师古曰:

  • 外吏

    指在地方各衙门办事之吏,相对于“京吏”而言。清制,外吏有四: 书吏、承差、典吏、攒典。地方官吏,与京吏相对而言。清代袁枚《小仓山房诗集·改官白下留别诸同年》:“生本粗才甘外吏,去犹忍泪为诸公。”此指地

  • 劝农掾

    官名。即劝农掾史。汉朝郡县所属职吏。据《后汉书·百官志》,汉朝郡县各署掾史,县府五官为廷掾,监乡五部,春夏为劝农掾,秋冬为制度掾。官名,即廷掾,汉置,为县令的佐吏,掌劝农民种地养蚕,督课农事。《后汉书

  • 辞标文苑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文类科目。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诏举,房晋等三人及第。

  • 州租曹掾史

    州分职吏名。北齐置,见“租曹从事”。

  • 寨巡检

    官名。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置,以小使臣充任。参见“巡检”。